|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前言 | 第9-23页 |
| ·概述 | 第9-10页 |
| ·PA及其改性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 | 第10-11页 |
| ·PA增韧与阻燃改性的必要性 | 第11页 |
| ·PA增韧改性机理及其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核-壳”共聚物增韧机理 | 第11-12页 |
| ·有机刚性粒子冷拉机理 | 第12页 |
| ·无机非弹性体增韧机理 | 第12-13页 |
| ·弹性体增韧机理 | 第13页 |
| ·PA的燃烧机理 | 第13-14页 |
| ·阻燃剂的分类及其阻燃机理 | 第14-17页 |
| ·隔膜机理 | 第15页 |
| ·自由基捕获机理 | 第15-16页 |
| ·冷却机理 | 第16页 |
| ·稀释机理 | 第16页 |
| ·转移机理 | 第16页 |
| ·协同作用机理 | 第16-17页 |
| ·PA用阻燃剂的基本特征 | 第17页 |
| ·PA用常规阻燃剂的产品结构与市场状况 | 第17-18页 |
| ·PA阻燃改性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添加型阻燃 | 第18-20页 |
| ·反应型阻燃 | 第20页 |
| ·复配技术在阻燃改性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 ·试验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 第20-21页 |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21页 |
| ·试验结果的分析 | 第21-22页 |
|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目的意义 | 第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2 实验 | 第23-28页 |
| ·实验原料 | 第23页 |
| ·实验设备 | 第23-24页 |
| ·实验工艺 | 第24-25页 |
| ·粉体的表面处理 | 第24页 |
| ·PA6合金的制备 | 第24-25页 |
| ·性能测试 | 第25-27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5页 |
| ·加工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 ·热性能测试 | 第26页 |
| ·燃烧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 ·形态表征 | 第27-28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8-63页 |
| ·PA6/弹性体合金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28-34页 |
| ·PA6/弹性体合金的配方设计 | 第28-29页 |
| ·弹性体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29-31页 |
| ·弹性体对合金MFR的影响 | 第31页 |
| ·弹性体对合金负荷热变形温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合金冲击断面的形态表征 | 第32-34页 |
| ·本节小结 | 第34页 |
| ·PA6/POE-g-MAH合金的阻燃改性研究 | 第34-57页 |
| ·DBPE(Sb_2O_3)阻燃体系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35-42页 |
| ·APP阻燃体系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42-46页 |
| ·MCA阻燃体系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46-51页 |
| ·TGA分析 | 第51-55页 |
| ·SEM分析 | 第55-56页 |
| ·本节小结 | 第56-57页 |
| ·复配阻燃体系的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 | 第57-63页 |
| ·试验方案的设计 | 第57-58页 |
| ·试验结果的分析 | 第58-60页 |
| ·最佳配方的选择 | 第60-62页 |
| ·本节小结 | 第62-63页 |
| 4 结论 | 第63-64页 |
| 5 展望 | 第64-65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 8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