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有关研究综述 | 第7-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0页 |
·有关概念阐述 | 第10-13页 |
2 北美华文文学中的犹太人形象 | 第13-27页 |
·20 世纪 60-80 年代:“扁平”的美国犹太人形象 | 第13-21页 |
·正义的工作伙伴——以《考验》为例 | 第14-16页 |
·忠实的族群护卫者——以《风铃》、《七十年代》为例 | 第16-18页 |
·优秀的族群楷模——以《割礼》、《纸婚》、《向着太平洋彼岸》为例 | 第18-21页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圆形”的美国犹太人形象 | 第21-27页 |
·狡猾、自大的犹太富商——以《曼哈顿的中国女人》、《闯荡美国》为例 | 第22-23页 |
·温文尔雅的“三棱镜”——以《美国旅店》为例 | 第23-25页 |
·历史的受难者——以《寄居者》为例 | 第25-27页 |
3 犹太人形象内涵与叙事特征 | 第27-38页 |
·“他者”形象:从“过滤”到“重塑” | 第27-30页 |
·“互看”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审视” | 第30-34页 |
·异族婚恋:从“接触”到“接纳” | 第34-38页 |
4 犹太人形象书写与作家身份及心态嬗变 | 第38-45页 |
·留学生:双重放逐之边缘人的“彷徨” | 第38-41页 |
·新移民:自我选择之定居者的“冷静” | 第41-45页 |
5 犹太人形象及其书写的理论反思 | 第45-52页 |
·北美留学生文学与“离散”的相似性 | 第46-47页 |
·北美新移民文学与“离散”的差异性 | 第47-50页 |
·结语:犹太人形象及其书写的意义与启示 | 第50-52页 |
注释 | 第52-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