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 | 第7-11页 |
(一)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心理学知识是改革后的基础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 第7-8页 |
(二) 教育学生掌握一定心理学知识是新形势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标之一 | 第8-9页 |
(三) 教师用自己的心理品格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的必要性 | 第9页 |
1、 教师要有优良的心理品格 | 第9页 |
2、 教师要有真诚的爱生之心 | 第9页 |
3、 教师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 | 第9页 |
(四) 教师做情绪的主人,善于进行自我调节和实现教学管理的需要 | 第9-11页 |
二、科学准确把握中学生心理状况的重要意义 | 第11-14页 |
(一) 教师需要了解自己学生的心理发展 | 第11-12页 |
(二) 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心理思想脉搏,做好教育与疏导工作 | 第12-14页 |
三、教师高效恰当运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 第14-24页 |
(一) 课堂教学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工作,特别是对学生和自我的分析和准备 | 第14-15页 |
(二) 在优化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心理暗示 | 第15页 |
(三) 课堂中需把握好心理激励的契机 | 第15-17页 |
(四) 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心理换位 | 第17-18页 |
(五) 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优化学生的学习心境 | 第18-24页 |
1、 教师应该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 第18-19页 |
2、 引导学生应有快乐学习的心态 | 第19-20页 |
3、 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 第20-24页 |
结束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致谢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