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工业以太网发展历程及应用前景 | 第9-10页 |
·CAN 总线的发展历程及应用前景 | 第10-11页 |
·嵌入式以太网与 CAN 总线互连的构想 | 第11-14页 |
·数控机床系统发展演变 | 第11-12页 |
·Ethernet-CAN 通信卡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 | 第12-14页 |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4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工业以太网和 CAN 总线协议模型 | 第16-31页 |
·OSI 互联模型 | 第16-17页 |
·TCP/IP 协议模型 | 第17-18页 |
·以太网网络架构 | 第18-21页 |
·以太网工作原理 | 第18页 |
·以太网的帧结构 | 第18-20页 |
·本设计中采用的上层通信协议 | 第20-21页 |
·基于延迟自适应 AIMD 改进算法 | 第21-27页 |
·TCP 协议拥塞控制 | 第21-22页 |
·AIMD 拥塞控制算法 | 第22-24页 |
·AIMD 拥塞改进控制算法 | 第24-25页 |
·AIMD 拥塞改进控制算法仿真分析 | 第25-27页 |
·CAN 总线架构 | 第27-29页 |
·CAN 的帧结构 | 第28页 |
·CAN 总线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以太网数据和 CAN 总线数据相互转换思路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系统总体架构 | 第31-37页 |
·嵌入式系统 | 第31页 |
·FPGA 与 SOPC 技术 | 第31-34页 |
·FPGA 相关知识 | 第31-32页 |
·SOPC 技术 | 第32-34页 |
·Nios II 嵌入式软和处理器 | 第34-35页 |
·Nios II 处理器结构 | 第34页 |
·基于 Nios II 的 Avalon 总线 | 第34-35页 |
·系统总体架构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 Nios II 处理器的 SOPC 设计 | 第37-55页 |
·Quartus II 开发环境 | 第37页 |
·创建 Quartus II 项目工程 | 第37-40页 |
·基于 Nios II 的 SOPC 设计 | 第40-53页 |
·Nios II 处理器和外设模块的添加 | 第40-50页 |
·添加模块基地址和中断优先级的设定 | 第50-51页 |
·Nios II 系统的进一步配置 | 第51-52页 |
·Nios II 系统的生成 | 第52-53页 |
·Quartus II 工程顶层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创建系统顶层模块 | 第53页 |
·顶层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引脚的分配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片外系统硬件设计 | 第55-68页 |
·FPGA 模块设计 | 第55-58页 |
·FPGA 的选择 | 第55-56页 |
·FPGA 配置电路设计 | 第56-58页 |
·以太网模块设计 | 第58-59页 |
·CAN 总线模块设计 | 第59-61页 |
·片外存储模块设计 | 第61-65页 |
·SSRAM 与 FPGA 接口电路设计 | 第61-62页 |
·Flash 与 FPGA 接口电路设计 | 第62-63页 |
·DDR SDRAM 与 FPGA 接口电路设计 | 第63-65页 |
·电源模块设计 | 第65-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基于 Nios II IDE 的软件设计 | 第68-81页 |
·软件设计体系结构 | 第68-70页 |
·μC/OS-II 实时操作系统 | 第70-72页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72-80页 |
·以太网通信设计 | 第73-74页 |
·CAN 总线通信设计 | 第74-77页 |
·TCP/IP 协议和 CAN 协议转换设计 | 第77-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7章 系统实验 | 第81-88页 |
·以太网通信接口测试 | 第81-82页 |
·CAN 总线通信接口测试 | 第82-83页 |
·系统总体测试 | 第83-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