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6页 |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15-16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5页 |
·可能的不足 | 第15-16页 |
第2章 中介服务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及其理论基础 | 第16-22页 |
·农村中介服务组织的概念 | 第16-17页 |
·中介服务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分析 | 第17-19页 |
·农地流转农民利益保护严重缺失 | 第17-18页 |
·农地流转低效无序不科学现状 | 第18页 |
·土地流转方式初级单一 | 第18-19页 |
·中介服务组织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经济学基础——产权交易理论 | 第19-20页 |
·政治学基础——善治理论 | 第20页 |
·管理学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2页 |
第3章 宁波市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分析 | 第22-34页 |
·宁波市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个案介绍 | 第22-27页 |
·慈溪市 | 第22-25页 |
·江北区 | 第25-27页 |
·宁波市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成功经验 | 第27-31页 |
·规划先行 资金到位 | 第27-28页 |
·突出专业 强化服务 | 第28-29页 |
·市场导向 因地制宜 | 第29-31页 |
·宁波市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不足之处 | 第31-34页 |
·独立性不足 行政性较浓 | 第31页 |
·专业人才稀缺 内部治理紊乱 | 第31-33页 |
·职能定位不清 缺乏社会公信 | 第33-34页 |
第4章 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模式选择 | 第34-40页 |
·自发性中介服务组织 | 第34-36页 |
·自发性中介服务组织定义 | 第34页 |
·自发性中介服务组织的优势特征 | 第34-35页 |
·自发性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所需条件 | 第35-36页 |
·政策性中介服务组织 | 第36-37页 |
·政策性中介服务组织定义 | 第36页 |
·政策性中介服务组织的优势特征 | 第36-37页 |
·金融机构型中介服务组织 | 第37-38页 |
·金融机构型中介服务组织定义 | 第37页 |
·金融机构型中介服务组织的优势特征 | 第37-38页 |
·模式结论 | 第38-40页 |
第5章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政策建议 | 第40-46页 |
·厘清政府与中介服务组织职能分工 | 第40-41页 |
·职能分工原则 | 第40-41页 |
·政府职能与中介服务组织职能 | 第41页 |
·农民权利与中介服务组织法律保护 | 第41-43页 |
·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保护 | 第41-42页 |
·中介服务组织的法律保护 | 第42-43页 |
·政府放权与中介服务组织政府引导 | 第43-44页 |
·加大对初创期的自发性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的财政支持 | 第43页 |
·着力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后期的社会保障体系 | 第43-44页 |
·加强中介服务组织内部治理建设 | 第44-46页 |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吸收 | 第44页 |
·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责任理念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