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棉花贸易市场势力研究
目录 | 第1-9页 |
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创新 | 第16-17页 |
·不足 | 第17-1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8-28页 |
·关于棉花贸易的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关于世界棉花贸易的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关于中国棉花贸易的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关于市场势力的研究综述 | 第21-28页 |
·市场势力的概念 | 第21-22页 |
·市场势力形成的原因 | 第22-23页 |
·市场势力的测度方法 | 第23-28页 |
第3章 中国与世界棉花供求及贸易情况 | 第28-40页 |
·中国国内市场的供给 | 第28-30页 |
·中国棉花生产概况 | 第28-29页 |
·中国棉花生产区域分布 | 第29-30页 |
·中国棉花进口概况 | 第30-33页 |
·中国棉花进口变动情况 | 第30-31页 |
·中国棉花进口增长原因 | 第31-32页 |
·中国棉花进口来源地 | 第32-33页 |
·世界棉花生产与贸易情况 | 第33-37页 |
·世界主要棉花生产国 | 第33-34页 |
·世界主要棉花消费国 | 第34-35页 |
·世界棉花贸易情况 | 第35-37页 |
·中美棉花贸易市场结构 | 第37-40页 |
·行业集中率 | 第37-38页 |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中美棉花贸易的局部均衡模型 | 第40-52页 |
·模型构建 | 第40-43页 |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43页 |
·数据处理 | 第43-45页 |
·模型的ADF检验 | 第43-44页 |
·模型的协整检验 | 第44-45页 |
·模型检验结果 | 第45-47页 |
·回归结果说明 | 第47-48页 |
·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买卖双方国际市场势力比较 | 第48-50页 |
·国内需求是影响进口价格的重要因素 | 第50页 |
·棉花进口来源的替代性差 | 第50-52页 |
第5章 棉花贸易链与买卖双方市场势力形成 | 第52-62页 |
·美国棉花贸易链 | 第52-55页 |
·美国棉农 | 第53页 |
·美国棉花行业组织 | 第53-54页 |
·纽约期货交易市场 | 第54页 |
·中间贸易商 | 第54-55页 |
·国际游资 | 第55页 |
·中国棉纺织企业 | 第55页 |
·贸易链与市场势力形成的现实路径 | 第55-60页 |
·对棉花加工环节的控制 | 第56-57页 |
·对进口结构环节的控制 | 第57-58页 |
·对运输环节的控制 | 第58页 |
·对定价环节的控制 | 第58-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2-66页 |
·结论 | 第62页 |
·提升中国进口棉花市场势力的政策建议 | 第62-66页 |
·发挥棉花保税区的重要作用 | 第63页 |
·建立棉花信息发布中心 | 第63-64页 |
·降低棉花进口集中度 | 第64页 |
·设立权威的行业组织 | 第64-65页 |
·进一步完善贸易制度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