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时期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的历史考察
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绪论 | 第12-19页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使用 | 第17-19页 |
一、中国共产党党政干部教育的背景 | 第19-31页 |
(一) “一五”前党政干部教育的回顾 | 第19-23页 |
1.建国前党政干部教育的概况 | 第19-21页 |
2.建国初党政干部教育的概况 | 第21-23页 |
(二) “一五”时期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的必要性 | 第23-31页 |
1.工作环境变化的要求 | 第24-25页 |
2.党的历史任务变动的需求 | 第25-27页 |
3.干部素质提升的诉求 | 第27-31页 |
二、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 第31-48页 |
(一) 党政干部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31-36页 |
1.巩固学习马列主义理论 | 第31-32页 |
2.深入了解与学习经济建设相关理论 | 第32-33页 |
3.坚持开展形势政策的学习教育 | 第33-34页 |
4.广泛进行文化教育 | 第34-35页 |
5.通过特殊事件加强团结教育 | 第35-36页 |
(二) 党政干部教育的基本方式 | 第36-41页 |
1.自学为主,党支部教育为辅 | 第36-38页 |
2.广泛采用习明纳尔教学法 | 第38-39页 |
3.单科编班教学 | 第39-40页 |
4.巡回辅导与广播教育共同运用 | 第40-41页 |
5.课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 第41页 |
(三) 党政干部教育的循序发展 | 第41-48页 |
1.师资配备逐步健全 | 第41-43页 |
2.教材体系不断丰富 | 第43-44页 |
3.学制班次稳中求进 | 第44-45页 |
4.课程安排灵活机动 | 第45-46页 |
5.办学路径多元并举 | 第46-48页 |
三、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的特点、成效与不足 | 第48-61页 |
(一) 党政干部教育的特点 | 第48-52页 |
1.以马列原著为主要读物 | 第48-49页 |
2.教育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服务 | 第49-50页 |
3.舆论督促与整风教育并举 | 第50-51页 |
4.分级分组开展教育 | 第51-52页 |
(二) 党政干部教育的成效 | 第52-58页 |
1.以党校为主的干部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 第52-54页 |
2.在职干部教育形式和结构的建立 | 第54-56页 |
3.提高了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 | 第56-57页 |
4.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第57-58页 |
(三) 党政干部教育的不足 | 第58-61页 |
1.教育工作的管理上存在着混乱现象 | 第58-59页 |
2.党政干部教育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有待加强 | 第59-60页 |
3.教员素养需进一步提升 | 第60-61页 |
四、上海市党政干部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第61-68页 |
(一) 党政干部教育的经验 | 第61-63页 |
1.围绕党的历史任务是推动党政干部教育的动力 | 第61-62页 |
2.把握社会发展状况是开展党政干部教育的基础 | 第62页 |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是党政干部教育的核心 | 第62-63页 |
(二) 党政干部教育的启示 | 第63-68页 |
1.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 第63-64页 |
2.坚持党政干部教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 | 第64-65页 |
3.坚持党政干部教育以制度建设作保证 | 第65页 |
4.坚持党政干部教育的长效性 | 第65-66页 |
5.坚持党政干部教育与干部任用和监督机制相结合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后记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