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1-13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一、优抚安置的背景及其进程 | 第16-21页 |
(一) 优抚安置的背景 | 第16-19页 |
1.遭遇武装封锁,上海正常生产生活极为困难 | 第16-17页 |
2.遭遇空袭,生产恢复受阻 | 第17页 |
3.罕见的自然灾害,严峻形势雪上加霜 | 第17-18页 |
4.战争尚未结束,稳定军心意义重大 | 第18页 |
5.复员大军加入社会主义建设大潮 | 第18-19页 |
(二) 优抚安置实施过程 | 第19-21页 |
1.第一阶段:以维持和恢复生产为中心 | 第19页 |
2.第二阶段:以支援抗美援朝运动为中心 | 第19-20页 |
3.第三阶段:以实现一五计划、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为中心 | 第20-21页 |
二、优抚安置的组织机构与宣传工作 | 第21-32页 |
(一) 优抚安置的组织机构 | 第21-24页 |
1.市级优抚安置机构 | 第21-22页 |
2.区级优抚安置机构 | 第22-23页 |
3.乡级优抚安置机构 | 第23-24页 |
(二) 优抚安置的宣传工作 | 第24-32页 |
1.登记工作 | 第24-25页 |
2.思想教育 | 第25-27页 |
3.特色活动 | 第27-32页 |
三、优抚安置的政策与落实 | 第32-49页 |
(一) 优待 | 第32-39页 |
1.政策内涵 | 第32-33页 |
2.政策落实 | 第33-39页 |
(二) 抚恤 | 第39-42页 |
1.政策内涵 | 第39-40页 |
2.政策落实 | 第40-42页 |
(三) 褒扬 | 第42-45页 |
1.政策内涵 | 第42页 |
2.政策落实 | 第42-45页 |
(四) 安置 | 第45-49页 |
1.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45-48页 |
2.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 | 第48-49页 |
四、优抚安置的成效与不足 | 第49-58页 |
(一) 成效 | 第49-53页 |
1.解决优抚安置对象的生活生产困难 | 第49-50页 |
2.烈军工属的社会地位与政治觉悟逐步提高 | 第50-51页 |
3.优抚工作在业务上不断进步 | 第51-52页 |
4.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新生政权 | 第52页 |
5.促进上海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 | 第52-53页 |
(二) 不足 | 第53-56页 |
1.政策宣传不到位 | 第53-54页 |
2.服务水平待提升 | 第54页 |
3.经费使用不合理 | 第54-56页 |
(三) 经验 | 第56-58页 |
1.组织健全,宣传到位 | 第56页 |
2.关注民生,维护稳定 | 第56-57页 |
3.加强培训,提升服务 | 第57-58页 |
启示 | 第58-60页 |
附录1 | 第60-61页 |
附录2 | 第61-63页 |
附录3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一、专著方志类 | 第64-65页 |
二、档案资料类 | 第65-66页 |
三、报刊文献类 | 第66-67页 |
四、论文类 | 第67-68页 |
五、电子类 | 第68-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