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

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第8-9页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研究价值第9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9-12页
     ·研究假设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页
     ·创新点第10-12页
   ·论文逻辑框架图第12-13页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基本概念梳理第13-22页
   ·基本概念阐释第13-14页
     ·社会资本理论第13页
     ·新生代农民工第13-14页
     ·社会融入第14页
   ·研究综述第14-18页
     ·国外有关移民人口的相关理论第15-16页
     ·国内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第16-18页
   ·理论基础第18-22页
     ·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第18-20页
     ·需求层次理论第20页
     ·“强关系—弱关系”理论第20-22页
第三章 调查结果分析第22-34页
   ·数据来源第22-23页
   ·调查数据结果第23-34页
     ·信任关系型资本第24-27页
     ·信息网络型资本第27-29页
     ·制度规范型资本第29-31页
     ·社会组织型资本第31-34页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的原因分析第34-42页
   ·信任关系的失调与缺失第34-36页
     ·差序格局的变更第34-36页
     ·社会差异性的影响第36页
   ·信息网络的单一和薄弱第36-38页
     ·社会排斥与污名化标签第36-38页
     ·“强关系—弱关系”网络的影响第38页
   ·制度设计的不完善第38-40页
     ·显性的制度阻力第38-39页
     ·隐性的制度阻力第39-40页
   ·社会组织的缺失与匮乏第40-42页
     ·政府力量的现实局限第40-41页
     ·社会力量的后天畸形第41-42页
第五章 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的对策第42-48页
   ·信任关系的培养和维护第42-43页
     ·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第42-43页
     ·个人认知的转型第43页
   ·信息网络的重组和架构第43-44页
     ·城市社区的包容和接纳第43-44页
     ·“强关系—弱关系”网络的结合第44页
   ·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第44-46页
     ·制度设计层面的创新第45页
     ·人文关怀层面的创新第45-46页
   ·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渗透第46-48页
     ·社会力量的培育第46-47页
     ·社会组织的参与第47-48页
结论与反思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1:调查问卷第51-55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老年漂”群体的养老模式研究--以安徽省马鞍山市为个案
下一篇: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的组织文化趋同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