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引言 | 第10页 |
·混凝土叠合楼板研究与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0-14页 |
·混凝土叠合楼板的研究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叠合结构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简介 | 第14-18页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空心板的施工注意事项 | 第14-15页 |
·预应力空心叠合板的经济效益 | 第15-16页 |
·预应力叠合空心板的几何尺寸 | 第16-17页 |
·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2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空心板的理论研究 | 第20-31页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第20-22页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 第20页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空心板的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空心板的承载力研究 | 第22-27页 |
·基本假定和截面转换 | 第22-23页 |
·开裂弯矩的计算 | 第23-25页 |
·抗弯承载力分析 | 第25-27页 |
·预应力叠合空心板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 第27-30页 |
·二阶段受力特征系数β | 第28页 |
·纵向受拉钢筋的控制 | 第28-29页 |
·裂缝宽度计算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空心板的试验研究 | 第31-52页 |
·试件的设计 | 第31-32页 |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叠合板加载设计 | 第32-37页 |
·加载方法 | 第32-34页 |
·试验加载程序 | 第34-37页 |
·试验内容 | 第37页 |
·试验结果描述 | 第37-41页 |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试验结果 | 第37-39页 |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叠合板的试验结果 | 第39-41页 |
·CRB800H级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叠合空心板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延性分析 | 第44-45页 |
·预应力叠合空心板与空心底板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50页 |
·叠合板与预应力空心底板开裂弯矩相关性的研究分析 | 第45-49页 |
·叠合板与预应力空心底板抗弯承载力相关性的研究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4 叠合板的ANSYS有限元分析 | 第52-68页 |
·ANSYS分析软件简介 | 第52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原理 | 第52-5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53页 |
·单元选取 | 第53-55页 |
·CRB800H级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叠合板的ANSYS分析 | 第55-67页 |
·建立模型 | 第55-56页 |
·YDB-B3363的ANSYS分析结果 | 第56-59页 |
·YDB-B3663的ANSYS分析结果 | 第59-62页 |
·YDB-B3963的ANSYS分析结果 | 第62-64页 |
·YDB-B4263的ANSYS分析结果 | 第64-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有限元软件在叠合空心板中的应用 | 第68-75页 |
·对最优叠合层厚度的探讨 | 第68-71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不同叠合层厚度的有限元分析 | 第68-71页 |
·预应力叠合空心板的重复荷载有限元模拟 | 第71-74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72页 |
·荷载的施加 | 第72-73页 |
·滞回曲线分析 | 第73-74页 |
·骨架曲线分析 | 第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