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有机光伏器件的发展历程 | 第11-14页 |
·有机光伏器件的发展历史 | 第11-14页 |
·有机光伏的产业化现状 | 第14页 |
·有机光伏器件的工作原理 | 第14-21页 |
·光电转换原理及模型 | 第14-15页 |
·有机光伏器件的结构 | 第15-18页 |
·有机光伏器件的主要材料 | 第18-19页 |
·有机光伏器件的制备方法 | 第19-20页 |
·有机光伏器件的表征参数 | 第20-21页 |
·有机光伏器件目前的主要挑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 第21-22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有机半导体界面电子结构及实验室技术 | 第24-30页 |
·有机半导体能级理论 | 第24-25页 |
·界面电子结构的基本理论 | 第24页 |
·有机材料界面的能级弯曲 | 第24-25页 |
·实验技术 | 第25-29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光电子能谱介绍 | 第25-26页 |
·真空沉积设备其器件测试系统介绍 | 第26-28页 |
·样品制备及光电子能谱测试 | 第28页 |
·器件制备及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叠层有机光伏器件内部连接层电子结构及器件性能 | 第30-42页 |
·叠层有机光伏器件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 | 第30-33页 |
·叠层器件内部连接层的结构和材料 | 第33-34页 |
·Mg:Bphen/MoO_3/CuPc 连接层的界面电子结构 | 第34-36页 |
·基于 Mg:Bphen/MoO_3/CuPc 连接层的叠层有机光伏器件性能分析 | 第36-39页 |
·伏安特性曲线 | 第36-38页 |
·外量子效率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第四章 HAT-CN 空穴提取层的界面电子结构研究 | 第42-53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光敏层/HAT-CN 界面电子结构 | 第43-49页 |
·P3HT:PCBM/HAT-CN 界面 | 第43-45页 |
·P3HT/HAT-CN 界面 | 第45-47页 |
·PCBM/HAT-CN 界面 | 第47-49页 |
·P3HT 和 PCBM 与 HAT-CN 的界面能级排列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五章 NPB 空穴传输层与 P3HT:PCBM 的界面电子结构 | 第53-59页 |
·引言 | 第53-54页 |
·NPB/P3HT:PCBM 的界面电子结构 | 第54-56页 |
·NPB/P3HT:PCBM 的界面能级排列 | 第56-57页 |
·小结 | 第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第六章 有机光伏器件中电荷传输材料的能级结构研究 | 第59-66页 |
·引言 | 第59页 |
·Cs2_CO_3掺杂 Alq3作为电子传输层 | 第59-63页 |
·Cs2_CO_3热蒸发沉积物的成分 | 第59-60页 |
·不同掺杂浓度的 Alq3的能级结构 | 第60-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