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按揭制度概述 | 第15-25页 |
·英美法系按揭 | 第15-17页 |
·按揭在香港法的演变 | 第17-18页 |
·我国按揭制度的开启 | 第18-19页 |
·我国按揭制度法律性质 | 第19-23页 |
·现房按揭的法律性质 | 第20页 |
·期房按揭的法律性质 | 第20-23页 |
·我国商品房按揭中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商品房按揭的风险分析 | 第25-35页 |
·我国商品房按揭的风险来源 | 第25-26页 |
·商品房按揭合同风险 | 第26-28页 |
·购房合同的的无效导致的银行房贷风险 | 第26-27页 |
·按揭人提前偿还贷款 | 第27-28页 |
·预售商品房抵押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人保和物保并存时的法律适用问题 | 第28-29页 |
·回购责任的法律定性 | 第29-30页 |
·抵押权人的资格的不合法性 | 第30页 |
·司法实践中,银行按揭的抵押权实现存在限制 | 第30-32页 |
·施工企业优先受偿权与银行或其他债权人一般抵押权的冲突 | 第30-31页 |
·在法院执行程序中银行抵押权可能将难以实现 | 第31-32页 |
·按揭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关于银行要求在保险合同中作为第一受益人的合法性 | 第32页 |
·贷款银行指定保险和代办保险的问题 | 第32-33页 |
·保险金有“流质”嫌疑 | 第33-34页 |
·预售登记备案制度不具有物权公示效力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我国商品房按揭的法律规制 | 第35-40页 |
·加强资信审查,预防假按揭 | 第35-36页 |
·完善按揭保险介入机制 | 第36-38页 |
·构建商品房按揭证券化制度 | 第38页 |
·完善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