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二(4,4,4-三氟甲基-1,3-氧代异丁基)苯金属配合物的荧光及催化性质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6页 |
| ·引言 | 第9页 |
| ·单β-二酮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 ·双β-二酮稀土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β-二酮配体在 Ullman 偶联反应中的概述 | 第18-25页 |
| ·Ullman 偶联反应的机理 | 第18-19页 |
| ·Ullman 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 ·论文的设计思想及内容 | 第25-26页 |
| 第2章 配体 BTP 以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6-47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实验部分 | 第26-28页 |
|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 ·配体 BTP 的合成与表征 | 第28-31页 |
| ·配体 BTP 的合成 | 第28页 |
| ·配体 BTP 的表征 | 第28-31页 |
|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34页 |
| ·氯化的稀土盐合成 | 第31-32页 |
| ·配合物的制备 | 第32-34页 |
| ·配合物的表征 | 第34-46页 |
| ·元素分析 | 第34页 |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34-35页 |
| ·红外吸收光谱 | 第35-37页 |
| ·晶体构型解析 | 第37-44页 |
| ·热重表征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3章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 第47-62页 |
| ·引言 | 第47页 |
| ·固态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 第47-51页 |
| ·固态钐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 第47-49页 |
| ·固态铕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 第49-51页 |
| ·液态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 第51-54页 |
| ·不同配合物在同种溶剂中液态荧光的比较 | 第51-53页 |
| ·同种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液态荧光的比较 | 第53-54页 |
| ·配合物荧光寿命和发光效率 | 第54-57页 |
| ·钐配合物荧光寿命 | 第54-55页 |
| ·铕配合物荧光寿命和发光效率 | 第55-57页 |
| ·配体和镧系金属间的能量传递 | 第57-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4章 配合物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 第62-70页 |
| ·引言 | 第62页 |
| ·固态配合物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 第62-66页 |
| ·固态钕配合物的近红外分析 | 第62-64页 |
| ·固态镱配合物的近红外分析 | 第64-66页 |
| ·液态配合物近红外光谱分析 | 第66-69页 |
| ·不同配合物在同种溶剂中液态近红外光谱分析 | 第66-68页 |
| ·同种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液态近红外光谱分析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5章 BTP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性质研究 | 第70-91页 |
| ·引言 | 第70页 |
| ·实验部分 | 第70-76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70-71页 |
| ·仪器型号和测试条件 | 第71页 |
| ·实验过程 | 第71-7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6-90页 |
| ·铜催化 Ullman 偶联反应的工艺优化 | 第76-84页 |
| ·反应机理的探讨 | 第84-88页 |
| ·产品结构与表征 | 第88-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 结论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102页 |
| 附录 | 第102-115页 |
| 致谢 | 第115-11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