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马勃促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作用研究
| 提要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9页 |
| 第1节 马勃的分类学地位和分布及价值 | 第12-17页 |
| ·马勃的分类及分布 | 第12-14页 |
| ·马勃的食用价值 | 第14页 |
| ·马勃的药用价值 | 第14-16页 |
| ·马勃应用展望及现存问题 | 第16-17页 |
| 第2节 马勃的化学成分 | 第17-22页 |
| ·甾体化合物 | 第17-18页 |
| ·萜类化合物 | 第18-19页 |
| ·脂肪酸及酯 | 第19页 |
| ·氨基酸 | 第19-20页 |
| ·蛋白类氨基酸 | 第19页 |
| ·非蛋白类氨基酸 | 第19-20页 |
| ·酰胺类化合物 | 第20-21页 |
| ·蛋白质和多肽 | 第21页 |
| ·马勃多糖 | 第21-22页 |
| ·其他成分 | 第22页 |
| 第3节 马勃的药理作用 | 第22-25页 |
| ·抗炎与止咳作用 | 第22-23页 |
| ·止血作用 | 第23页 |
| ·抑菌作用 | 第23页 |
| ·抗肿瘤作用 | 第23-24页 |
| ·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 第24页 |
| ·抑制转译、抗增殖和抗促细胞分裂活性 | 第24-25页 |
| ·变态反应 | 第25页 |
| ·杀虫作用 | 第25页 |
| 第4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5-29页 |
| ·研究背景 | 第25-2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 ·MTT 原理 | 第26页 |
| ·MTT 溶液的配制方法 | 第26-27页 |
| ·药物 MTT 法实验步骤 | 第27页 |
| ·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方法 | 第27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27-29页 |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9-35页 |
| 第1节 实验器材及试剂 | 第29页 |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9页 |
| ·实验动物 | 第29页 |
| 第2节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 ·马勃促大鼠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效组分提取、分离 | 第29页 |
| ·成纤维细胞培养及分组 | 第29-30页 |
| ·成纤维细胞增值率检测 | 第30页 |
| ·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胶原含量 | 第30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30-31页 |
| 第3节 实验结果 | 第31-35页 |
| ·不同浓度马勃提取物作用下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变化 | 第31页 |
| ·马勃有效组分筛选 | 第31-32页 |
| ·不同剂量的有效组分作用下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变化 | 第32-33页 |
| ·不同剂量有效组分作用下成纤维细胞胶原含量的变化 | 第33-35页 |
| 第3章 结论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