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0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8-9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2 永磁同步电机的分类、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第10-16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 第10-11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1-13页 |
| ·永磁同步电机在d-q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 第12-13页 |
| ·永磁同步电机在α-β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 第13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 | 第13-16页 |
| ·i_d=0控制策略 | 第14页 |
| ·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 | 第14页 |
| ·最大转矩电压比控制策略 | 第14页 |
| ·弱磁控制策略 | 第14-15页 |
| ·最小功率损失控制策略 | 第15-16页 |
| 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以及SVPWM原理 | 第16-24页 |
| ·坐标变换原理 | 第16-19页 |
| ·相变换 | 第16-18页 |
| ·矢量旋转变换 | 第18-19页 |
| ·SVPWM技术 | 第19-22页 |
| ·SVPWM波生成原理 | 第19-22页 |
| ·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控矢量控制基本原理及其结构 | 第22-24页 |
| 4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参数整定 | 第24-32页 |
|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性能的要求 | 第24页 |
| ·PID控制器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 第25-27页 |
| ·永磁同步电机的传递函数 | 第26页 |
| ·4.1.2逆变器的传递函数 | 第26页 |
| ·PI控制器传递函数函数 | 第26-27页 |
| ·一阶低通滤波器传递函数 | 第27页 |
| ·电流环参数的整定 | 第27-28页 |
| ·速度环参数的整定 | 第28-32页 |
| 5 永磁同步电机最小功率损失控制策略 | 第32-42页 |
| ·损耗模型法 | 第32-38页 |
| ·考虑铁损电阻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32-36页 |
| ·可控损耗最小化条件 | 第36-37页 |
| ·铁损电阻搜索方法 | 第37-38页 |
| ·搜索寻优法 | 第38-42页 |
| ·三相电路瞬时功率理论 | 第39-40页 |
| ·黄金分割法原理 | 第40-41页 |
| ·基于黄金分割法的励磁电流搜索寻优策略 | 第41-42页 |
| 6 永磁同步电机最小功率损失控制策略实验系统的实现 | 第42-64页 |
| ·实验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 第42-44页 |
| ·实验系统硬件的组成 | 第44-45页 |
| ·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45-64页 |
| ·永磁同步电机双闭环矢量控制系统的实现 | 第45-47页 |
| ·永磁同步电机损耗最小运行点的验证 | 第47-51页 |
| ·基于损耗模型法的最小功率损失控制方法的实现 | 第51-57页 |
| ·基于搜索寻优法的最小功率损失控制方法的实现 | 第57-64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总结 | 第64-65页 |
| ·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