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导言 | 第14-20页 |
·选题的现实背景 | 第14-1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页 |
·OFDI、OFDI企业和非金融类OFDI | 第15页 |
·OFDI进入模式 | 第1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 | 第16页 |
·对比分析法 | 第16页 |
·案例分析法 | 第16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与文献成果 | 第20-31页 |
·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文献成果 | 第22-30页 |
·国外学者关于OFDI进入模式选择决策阶段的争鸣 | 第22-24页 |
·国外学者关于OFDI进入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4-29页 |
·国内学者关于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研究 | 第29-30页 |
·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 第30-31页 |
第3章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 | 第31-40页 |
·两阶段进入模式选择假设 | 第31-32页 |
·基于OFDI企业投资动机的进入模式选择分析 | 第32-35页 |
·OFDI企业投资动机 | 第32-33页 |
·OFDI企业投资动机与进入模式选择 | 第33-35页 |
·基于OFDI企业投资动机的进入模式选择分析 | 第35-39页 |
·新建和并购进入模式选择阶段 | 第36-37页 |
·独资和合资进入模式选择阶段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现状分析 | 第40-47页 |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的总体趋势 | 第40-41页 |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全球背景 | 第40页 |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总体趋势 | 第40-41页 |
·OFDI进入模式与投资主体 | 第41-43页 |
·国有企业倾向于采用跨国并购的进入模式 | 第42-43页 |
·非国有企业更多采用新建投资的进入模式 | 第43页 |
·OFDI进入模式与行业分布 | 第43-45页 |
·OFDI进入模式与地区流向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中国企业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实证检验 | 第47-63页 |
·模型选择和数据说明 | 第47-51页 |
·模型选择 | 第47-48页 |
·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数据总体特征 | 第49-51页 |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 第51-56页 |
·模型设定 | 第51-53页 |
·变量选取和衡量 | 第53-55页 |
·数据描述 | 第55-56页 |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第56-61页 |
·单一阶段模型:多样化选择 | 第56-57页 |
·单一阶段模型:所有权结构选择 | 第57页 |
·单一阶段模型:所有权结构和多样化选择 | 第57-58页 |
·二阶段模型:多样化选择先于所有权结构选择 | 第58-59页 |
·二阶段模型:所有权结构选择先于多样化选择 | 第59-60页 |
·二阶段模型选择的先后顺序检验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3-72页 |
·基本结论 | 第63-68页 |
·嵌套式两阶段选择是OFDI企业进入模式选择的重要方法 | 第63-64页 |
·OFDI企业多样化选择更多受其自身特征因素的影响 | 第64-66页 |
·OFDI企业所有权结构选择主要受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 第66-68页 |
·优化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政策建议 | 第68-71页 |
·宏观层面:外部不确定性的量化和风险防控 | 第68-70页 |
·微观层面: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理性进入模式选择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目录 | 第77-7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