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芳香羧酸与过渡金属的自组装合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配位聚合物概述及基本理论第9-11页
     ·配位聚合物概述第9-10页
     ·配位聚合物的基本理论第10-11页
       ·价键理论第10页
       ·晶体场(配位场)理论第10页
       ·分子轨道理论第10-11页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及合成第11-13页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第11页
     ·配位聚合物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第11-13页
       ·合成方法第11-12页
       ·影响因素第12-13页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概况第13-16页
     ·国外发展概况第13-15页
     ·国内发展概况第15-16页
   ·选题依据及目的第16-17页
第二章 三个多维铅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发光特性的研究第17-29页
   ·前言第17页
   ·实验部分第17-20页
     ·仪器和试剂第17-18页
     ·配合物 1A-3A 的合成第18页
       ·[Pb_3O(OH)(4-sphth)]_2(H_2O)(1A)的合成第18页
       ·[Pb(3,5-Hdhb)]H_2O (2A)的合成第18页
       ·[Pb_3(4-nphth)_2(OH)_2] (3A)的合成第18页
     ·配合物 1A-3A 单晶结构的测定第18-20页
   ·结果与讨论第20-28页
     ·合成和一般特征第20-21页
     ·配合物 1A-3A 的结构分析第21-28页
       ·[Pb_3O(OH)(4-sphth)]_2(H_2O) (1A)的结构分析第21-23页
       ·[Pb(3,5-Hdhb)]H_2O (2A)的结构分析第23-25页
       ·[Pb_3(4-nphth)_2(OH)_2] (3A)的结构分析第25-26页
       ·TGA 和荧光分析第26-28页
   ·结论第28-29页
第三章 由 3,4-联苯二甲酸和(Co~Ⅱ, Ni~Ⅱ,Zn~Ⅱ)合成的三个三倍贯穿(6~5.8)拓扑结构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第29-44页
   ·前言第29页
   ·实验部分第29-32页
     ·仪器和试剂第29-30页
     ·配合物 1B-3B 的合成第30-31页
       ·[Co(bmib)(bpda)]·H_2O (1B)的合成第30页
       ·[Ni(bmib)(bpda)](2B)的合成第30页
       ·[Zn(bmib)(bpda)]·2H_2O(3B)的合成第30-31页
     ·配合物 1B-3B 单晶结构的测定第31-32页
   ·结果和讨论第32-42页
     ·配合物 1B-3B 的结构分析第32-40页
       ·[Co(bmib)(bpda)]·H_2O (1B)的结构分析第33-35页
       ·[Ni(bmib)(bpda)] (2B)的结构分析第35-38页
       ·[Zn(bmib)(bpda)]·2H_2O (3B)的结构分析第38-40页
     ·X-粉末射线衍射(PXRD)和热重分析(TGA)第40-42页
   ·[Zn(bmib)(bpda)]·2H_2O 的发光性能研究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第四章 3,3′,5,5′-联苯四酸以及氮螯合配体与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以及性质研究第44-76页
   ·引言第44-45页
   ·实验部分第45-53页
     ·仪器和试剂第45页
     ·配合物 1C-9C 的合成第45-50页
       ·配合物 [Mn(H_2bpt)(pptp)]n(1C)的合成第45页
       ·配合物 [Fe(H_2bpt)(pptp)]n(2C)的合成第45-46页
       ·配合物 [Co(H_2bpt)(pptp)]n (3C)的合成第46页
       ·配合物 [Zn(H_2bpt)(pptp)]n(4C)的合成第46页
       ·配合物 [Mn_2(bpt)(pptp)_2]n (5C)的合成第46页
       ·配合物 {[Zn_3(bpt)_2(H_2O)_2][(1,4-bmib)_(0.5)]·H_2O}_n (6C)的合成第46-47页
       ·配合物 {[Cu(bpt)_(0.5)(4,4'-bimbp)]·H_2O}_n (7C)的合成第47页
       ·配合物 {[Co(H_2bpt)(2,7-dfo)]·H_2O}_n (8C)的合成第47页
       ·配合物 {[Ni_2(bpt)(4,4'-bibp)_2.5(H_2O)]·H_2O}_n (9C)的合成第47-50页
     ·配合物 1C-9C 单晶结构的测定第50-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75页
     ·配合物 1C-3C 的结构描述第54-70页
       ·配合物{[M(H_2bpt)(pptp)]}_n (M = Mn (1), Fe (2), Co (3), Zn (4))的结构分析第55-58页
       ·配合物{[Mn_2(bpt)(pptp)_2]}_n (5C)的结构分析第58-61页
       ·配合物{[Zn_3(bpt)_2(H_2O)_2][(4,4'-bmib)_(0.5)]·H_2O}_n (6C)的结构分析第61-64页
       ·配合物{[Cu(bpt)_(0.5)(4,4'-bimb)]·H_2O}_n (7C)的结构分析第64-67页
       ·配合物{[Co(H_2bpt)(2,7-dfo)]·H_2O}_n (8C)的结构分析第67-68页
       ·配合物{[Ni_2(bpt)(4,4'-bib)_2.5(H_2O)]·3H_2O}_n (9C)的结构分析第68-70页
     ·粉末衍射(PXRD)和热重分析(TGA)第70-74页
       ·粉末衍射(PXRD)第70-73页
       ·热重分析(TGA)第73-74页
     ·发光性质研究第74-75页
   ·结论第75-76页
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咔唑类荧光衍生试剂的合成及其在HPLC/MS中的应用
下一篇:纳米氧化铜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