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械动力学论文

高速螺母驱动型滚珠丝杠副动力学特性研究

目录第1-9页
Contents第9-13页
摘要第13-15页
Abstract第15-18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18-21页
第1章 绪论第21-33页
   ·背景及意义第21-2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30页
     ·结构设计研究第22-26页
     ·滚动体运动学和接触特性研究第26-27页
     ·结构动力学研究第27-28页
     ·摩擦力矩及其波动性研究第28-30页
   ·课题研究目的第30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30-33页
第2章 滚动体运动学分析第33-47页
   ·引言第33页
   ·Frenet-Serret活动标架的建立第33-36页
     ·坐标系建立第33-34页
     ·坐标变换第34-36页
   ·高速滚动体运动分析第36-41页
     ·运动方向的确定第36-37页
     ·一般运动第37-39页
     ·滚动体公转第39-40页
     ·滚动体自转第40页
     ·滚动体自旋运动第40-41页
   ·接触点滑动分析第41-46页
     ·接触点线速度第41-44页
     ·接触点滑动速度第44-45页
     ·滑动角计算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滚动体接触特性分析第47-65页
   ·引言第47页
   ·传动机构数学模型第47-53页
     ·螺旋滚道方程的建立第47-48页
     ·接触点处主曲率第48-49页
     ·赫兹接触参数计算第49-50页
     ·法向载荷第50-53页
   ·滚动体载荷分析第53-61页
     ·滚动体受力分析第53-54页
     ·几何变形相容方程第54-55页
     ·受力平衡方程第55-56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56-61页
   ·基于ABAQUS滚道接触有限元分析第61-64页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第61-62页
     ·两点接触第62-63页
     ·三点接角和四点接触轴向变形分析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螺母驱动型滚珠丝杠副结构动力学分析第65-85页
   ·引言第65页
   ·滚珠丝杠副轴向刚度分析第65-69页
     ·模型建立第65-66页
     ·轴向刚度的计算第66页
     ·双螺母驱动组件轴向综合刚度第66-69页
     ·轴向刚度和扭转刚度第69页
   ·滚珠丝杠副频响特性分析第69-77页
     ·结构动力学等效模型第69-71页
     ·频响特性第71-72页
     ·灵敏度分析第72页
     ·结果分析第72-77页
   ·伺服系统特性第77-80页
     ·闭环位置控制的数学模型第77-78页
     ·伺服带宽第78-79页
     ·位置增益第79页
     ·圆弧轮廓误差第79-80页
   ·进给加速度第80-83页
     ·进给加速度计算第80-81页
     ·结果分析第81-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5章 螺母驱动型滚珠丝杠副摩擦特性分析第85-101页
   ·引言第85页
   ·摩擦力矩产生机理分析第85-90页
     ·弹性滞后摩擦力矩第85-86页
     ·流体动压摩擦力矩第86页
     ·差动滑动引起的摩擦力矩第86-87页
     ·自旋滑动摩擦力矩第87页
     ·总摩擦力矩第87页
     ·结果分析第87-90页
   ·摩擦力矩波动性分析第90-93页
     ·进给机构轴向力第90-91页
     ·轴向载荷引起的摩擦力矩波动第91-92页
     ·波纹度引起的摩擦力矩波动性分析第92-93页
   ·滚珠丝杠副弹流润滑分析第93-100页
     ·油膜厚度第93-95页
     ·卷吸速度第95-96页
     ·牵引系数与滑动率的关系第96-97页
     ·结果与分析第97-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6章 滚珠丝杠副传动性能实验研究第101-113页
   ·引言第101页
   ·设计实例第101-103页
   ·动力学响应实验第103-109页
     ·测试实验台第103-104页
     ·测试系统第104-105页
     ·测试方案第105-106页
     ·测试结论第106-109页
   ·温升对比实验第109-111页
     ·温升测最方案第109-110页
     ·实验结果第110-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13-117页
   ·全文总结第113-114页
   ·研究创新点第114页
   ·研究展望第114-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7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发表的英文论文第131-153页
项目省级鉴定证书第153-155页
双螺母驱动型滚珠丝杠副进给机构专利证书第155-15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钛合金高速铣削刀具失效演变的硬质合金涂层刀具设计与制造
下一篇:基于厌氧环境的倒置A~2/O工艺生物除磷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