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菌类(食用菌)论文--木耳(云耳、黑木耳)论文

两种食用菌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生理生化研究及两株黑木耳的DDRT-PCR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词表第9-10页
图表索引第10-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3页
   ·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第12-18页
     ·过氧化物酶定义与分类第12页
     ·过氧化物酶的来源与分布第12-16页
     ·过氧化物酶的应用第16-18页
   ·漆酶研究进展第18-24页
     ·漆酶的定义第18页
     ·漆酶的来源与分布第18-19页
     ·漆酶的结构第19-21页
     ·漆酶的应用第21-24页
   ·食用菌菌种退化第24-25页
     ·菌种退化的概念与表现第24页
     ·菌种发生退化的原因第24-25页
   ·mRNA差异显示技术第25-29页
     ·mRNA差异显示技术概述第25-26页
     ·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原理第26-27页
     ·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进展第27-29页
   ·RACE技术第29-31页
     ·RACE技术的原理第29-30页
     ·RACE技术的优缺点第30-31页
     ·RACE技术的改良第3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1-33页
第二章 肺形侧耳过氧化物酶和珊瑚猴头菇漆酶的分离纯化及生理生化性质的研究第33-65页
   ·材料第33-36页
     ·供试大型真菌第33页
     ·供试肿瘤细胞株第33页
     ·培养基及试剂第33-35页
     ·其它试剂第35页
     ·实验仪器第35-36页
   ·实验方法第36-45页
     ·酶活测定方法第36页
     ·肺形侧耳过氧化物酶纯化方法第36-39页
     ·珊瑚猴头菇漆酶纯化方法第39-41页
     ·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SDS-PAGE纯度检测第41-42页
     ·过氧化物酶和漆酶N-端部分氨基酸序列测定第42页
     ·过氧化物酶的生物化学性质及生物学功能检测第42-44页
     ·漆酶的生物化学性质及生物学功能检测第44-45页
   ·肺形侧耳过氧化物酶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5-53页
     ·肺形侧耳过氧化物酶的分离与纯化第45-46页
     ·肺形侧耳过氧化物酶的SDS-PAGE第46-47页
     ·肺形侧耳过氧化物酶的N-端氨基酸序列第47-48页
     ·肺形侧耳过氧化物酶的纯化收率第48-50页
     ·肺形侧耳过氧化物酶生化特性第50-51页
     ·肺形侧耳过氧化物酶对肿瘤细胞及HIV-1型反转录酶的抑制作用第51页
     ·讨论第51-53页
   ·珊瑚猴头菇漆酶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3-65页
     ·珊瑚猴头菇漆酶的分离与纯化第53-56页
     ·珊瑚猴头菇漆酶的SDS-PAGE第56-57页
     ·珊瑚猴头菇漆酶的N-端氨基酸序列第57-58页
     ·珊瑚猴头菇漆酶的纯化收率第58页
     ·珊瑚猴头菇漆酶的生化特性第58-61页
     ·珊瑚猴头菇漆酶对肿瘤细胞及HIV-1型反转录酶的抑制作用第61页
     ·讨论第61-65页
第三章 两株黑木耳的DDRT-PCR分析第65-81页
   ·材料第65-67页
     ·供试菌株第65页
     ·引物第65-66页
     ·培养基第66-67页
     ·主要试剂第67页
   ·方法第67-68页
     ·提取总RNA第67页
     ·cDNA第一条链合成第67-68页
   ·DD-PCR第68-69页
     ·mRNA差异显小PCR体系第68页
     ·mRNA差异显示PCR循环条件第68-69页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69页
   ·差异条带的回收及二次扩增第69页
   ·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第69-70页
   ·RT-PCR第70页
     ·PCR体系第70页
   ·3’RACE第70-71页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70-71页
   ·5'RACE第71-72页
   ·PCR产物的克隆检测第72-73页
   ·结果与分析第73-75页
     ·RNA的提取第73-74页
     ·黑木耳黑A及其退化菌株的DDRT-PCR分析第74-75页
   ·RT-PCR验证第75-77页
   ·发育相关差异基因序列分析第77-78页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的克隆第78-79页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的序列分析第79-80页
   ·讨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101页
附录1 二十种氨基酸中英文对照表第101-102页
附录2 差异片段A第102-103页
附录3 差异片段B第103-104页
附录4 差异片段C第104-105页
附录5 差异片段D第105-106页
附录6 差异片段E第106-108页
附录7 差异片段F第108-109页
附录8 差异片段G第109-110页
附录9 差异片段H第110-111页
附录10 差异片段I第111-112页
附录11 差异片段J第112-113页
附录12 内参基因序列第113-114页
附录13 3'-RACE序列第114-115页
附录14 5'-RACE序列第115-116页
附录15 A.auriczula-judae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DNA全序列第116-118页
致谢第118-119页
博士期间学术论文、专著、研究成果第119-120页
博士后期间学术论文、专著、研究成果第120-121页
个人简介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调式胃电刺激器的参数筛选及其对犬胃容受性、胃动力和摄食相关脑肠肽的影响
下一篇:高速铁路车辆—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与控制一体化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