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溶解性有机质对不同类型土壤吸附Cu2+和Pb2+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述第15-16页
   ·溶解性有机质(DOM)概述第16-20页
     ·溶解性有机质的来源和提取第16-19页
     ·DOM的组成和结构第19-20页
   ·DOM对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第20-26页
     ·DOM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影响重金属的吸附第20-21页
     ·DOM自身性质对土壤吸附重金属的影响第21-23页
     ·DOM与重金属络合和螯合作用第23-24页
     ·DOM对不同种类和浓度的重金属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第24-26页
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6-2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6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创新点第27-28页
   ·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三章 实验材料、仪器和方法第29-37页
   ·材料和仪器第29-30页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29页
     ·测试仪器第29-30页
   ·研究方法第30-34页
     ·土壤基本性质测定第30-33页
     ·DOM的提取第33-34页
   ·实验设计方案第34-37页
     ·Cu~(2+)、Pb~(2+)吸附实验第34-35页
     ·全国各地土壤的吸附实验第35页
     ·数据分析第35-36页
     ·表征实验第36-37页
第四章 DOM对Cu~(2+)、Pb~(2+)在黑土、红壤和潮土中吸附影响第37-53页
   ·引言第37页
   ·Cu~(2+)、Pb~(2+)在黑土、红壤和潮土中的吸附第37-43页
     ·吸附等温线第37-40页
     ·线性拟合方程第40-43页
   ·DOM对土壤吸附Cu~(2+)和Pb~(2+)的影响第43-48页
     ·DOM对土壤吸附Cu~(2+)的影响第43-47页
     ·DOM对土壤吸附Pb~(2+)的影响第47-48页
   ·DOM浓度对黑土、红壤和潮土吸附Cu~(2+)和Pb~(2+)的影响第48-53页
     ·DOM浓度对黑土、红壤和潮土吸附Cu~(2+)的影响第48-50页
     ·DOM浓度对黑土、红壤和潮土吸附Pb~(2+)的影响第50-53页
第五章 DOM和DOM结合Cu~(2+)、Pb~(2+)样品的光谱特性第53-63页
   ·引言第53页
   ·DOM性质及元素组成分析第53页
   ·傅立叶红外光谱第53-59页
     ·DOM以及DOM结合Cu~(2+)样品的红外光谱第54-57页
     ·DOM以及DOM结合Pb~(2+)样品的红外光谱第57-59页
   ·核磁共振光谱第59-63页
     ·DOM样品以及DOM-Cu~(2+)样品的~(13)C核磁共振光谱第59-61页
     ·DOM样品以及DOM-Pb~(2+)样品的~(13)C核磁共振光谱第61-63页
第六章 DOM对全国各地土壤吸附Cu~(2+)、Pb~(2+)的影响第63-76页
   ·引言第63页
   ·Cu~(2+)、Pb~(2+)在全国各地土壤中的吸附第63-69页
   ·两种DOM对Cu~(2+)和Pb~(2+)在全国各地土壤中吸附的影响第69-76页
     ·两种DOM对Cu~(2+)在全国各地土壤中吸附的影响第69-73页
     ·两种DOM对Pb~(2+)在全国各地土壤中吸附的影响第73-76页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76-79页
   ·结论第76-78页
     ·DOMw和DOMp对黑土、红壤和潮土吸附Cu~(2+)和Pb~(2+)的影响第76页
     ·DOM样品和DOM结合Cu~(2+)和Pb~(2+)样品的光谱特性第76-77页
     ·DOM对全国各地土壤吸附Cu~(2+)和Pb~(2+)的影响第77-78页
   ·研究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油田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下一篇:新型生态浮岛设计、应用效果及微生物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