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资产管理模型及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31页 |
·研究背景及关注的问题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关注的问题 | 第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4-28页 |
·资产管理概述 | 第14-16页 |
·企业资产管理的基本思想与应用 | 第16-22页 |
·电网企业资产管理现状 | 第22-2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2 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费用模型 | 第31-5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31-32页 |
·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的构成 | 第32-35页 |
·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计算方法 | 第35-37页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电力设备 LCC 模型 | 第37-51页 |
·灰色系统理论 | 第38-40页 |
·电力设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 LCC 动态模型 | 第40-42页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运行维护费用模型 | 第42-51页 |
·最小 LCC 的计算 | 第51页 |
·计算实例 | 第51-56页 |
·算例的 LCC 计算 | 第51-55页 |
·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计算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3 基于费用-效能分析的电力设备购置决策 | 第59-7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9-60页 |
·效能概述 | 第60-61页 |
·效能的概念 | 第60页 |
·效能的度量 | 第60-61页 |
·费用-效能评估准则 | 第61-63页 |
·等费用准则 | 第61页 |
·等效能准则 | 第61页 |
·费用/效能比(效能/费用比)准则 | 第61-62页 |
·费用-效能综合评估准则 | 第62-63页 |
·基于模糊理论的费用-效能综合评估 | 第63-68页 |
·模糊理论数学基础 | 第63-64页 |
·电力设备费用-效能的评估指标及层次结构 | 第64-65页 |
·电力设备的费用-效能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65-68页 |
·算例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4 电网企业资产管理中的维修决策模型 | 第71-8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1-72页 |
·电网企业维修计划问题 | 第72-75页 |
·RCM 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 | 第75-81页 |
·RCM 的基本理念分析 | 第76-79页 |
·RCM 分析的主要步骤 | 第79-80页 |
·RCM 应用前景展望 | 第80-81页 |
·电网设备维修计划数学模型 | 第81-84页 |
·建模的依据 | 第81页 |
·目标函数的确立 | 第81-84页 |
·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研究 | 第84-86页 |
·目标函数分解 | 第84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电网企业设备最优维修决策求解 | 第84-86页 |
·算例分析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5 电力资产运行风险在电价上的反映 | 第89-10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90页 |
·电力资产运行风险 | 第90-91页 |
·资产运行风险与峰谷电价的关系 | 第91-97页 |
·峰谷模糊分段 | 第91-93页 |
·峰谷电价数学模型 | 第93-94页 |
·算例分析 | 第94-97页 |
·计及资产运行风险的实时电价管理 | 第97-102页 |
·实时电价模型与原理 | 第97-100页 |
·算例分析 | 第100-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6 基于资产模型的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践 | 第103-113页 |
·现状及目标 | 第103-104页 |
·融合电网资产模型的管理实践 | 第104-108页 |
·关键绩效指标 | 第105-106页 |
·结果性指标 | 第106-107页 |
·过程性指标 | 第107页 |
·综合指数评价 | 第107-108页 |
·管理体系 | 第108-112页 |
·管理对象 | 第109-110页 |
·管理策略 | 第110页 |
·再造业务流程 | 第110-111页 |
·优化组织结构 | 第11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113-115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113-114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11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7页 |
附录 | 第127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7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