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英文縮写词表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实验研究 | 第14-1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4-17页 |
·实验药物 | 第14-15页 |
·受试药物 | 第14-15页 |
·四逆汤的制备 | 第14页 |
·附子有效成分——附子苷的提取 | 第14-15页 |
·阳性药物 | 第15页 |
·造模药物 | 第15页 |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实验场地 | 第15页 |
·实验仪器 | 第15-16页 |
·实验试剂 | 第16-17页 |
第一部分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实验研究 | 第17-2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复制 | 第17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观察 | 第17-18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CaN测定实验 | 第18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Ca~(2+)测定实验 | 第18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NFATc测定实验 | 第18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IL-2、IL-4含量测定实验 | 第18-19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NO含量测定实验 | 第19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NOS含量测定实验 | 第19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测定实验 | 第19-20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血清AST含量测定实验 | 第20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血清LDH含量测定实验 | 第20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血清CK含量测定实验 | 第20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实验 | 第2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0-26页 |
·大鼠死亡率与一般情况观察 | 第20-21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 | 第21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各项指标检测 | 第21-24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CaN指标观察 | 第21-22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Ca~(2+)指标观察 | 第22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NFATc指标观察 | 第22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IL-2指标观察 | 第22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IL-4指标观察 | 第22-23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NO指标观察 | 第23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NOS指标观察 | 第23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测定观察 | 第23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血清AST、LDH、CK指标观察 | 第23-24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附子苷治疗慢性心衰大鼠的实验研究 | 第26-56页 |
4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附子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检测 | 第26页 |
·CaN在附子苷对慢性心力衰竭调控过程中的靶向实验 | 第26-27页 |
5 实验结果 | 第27-29页 |
·附子苷治疗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与CaN指标检测 | 第27-29页 |
·附子苷治疗慢性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 | 第27-28页 |
·附子苷治疗慢性心衰大鼠CaN指标的观察 | 第28-29页 |
6 讨论 | 第29-56页 |
·心力衰竭的国内外研究 | 第29-32页 |
·国外研究 | 第29-30页 |
·国内研究 | 第30-32页 |
·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的现状分析 | 第32-34页 |
·四逆汤研究现状 | 第34-37页 |
·四逆汤处方来源 | 第34页 |
·四逆方解 | 第34页 |
·四逆汤现代药理研究 | 第34-36页 |
·四逆汤“君药”——附子有效成分治疗心衰的现代研究 | 第36-37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分析 | 第37-40页 |
·CaN在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过程中的靶向作用 | 第37页 |
·去磷酸化NFATc蛋白的相对表达为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提供分子基础 | 第37-38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与其调控CaN-NFAT3信号转导通路的机制分析 | 第38-40页 |
·运用四逆汤治疗后CaN-NFAT3信号转导通路各信号分子调控示意图 | 第40页 |
·阿霉素复制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功能评价 | 第40-42页 |
·四逆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各项检测指标的分析 | 第42-56页 |
·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第42-46页 |
·对左室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 | 第44页 |
·对左室舒张末压的影响 | 第44-45页 |
·对左室收缩压的影响 | 第45页 |
·对动脉收缩压与动脉舒张压的影晌 | 第45-46页 |
·对心率的影响 | 第46页 |
·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CaN的影晌 | 第46-47页 |
·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NFAT3的影响 | 第47-48页 |
·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Ca~(2+)的影响 | 第48-49页 |
·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IL-2、IL-4的影晌 | 第49-50页 |
·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NO的影响 | 第50-51页 |
·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NOS的影响 | 第51-52页 |
·对慢性心衰丈鼠红细胞Na+-K--ATP的影胸 | 第52-53页 |
·对慢性心衰大鼠血清AST、LDH、CK的影响 | 第53-54页 |
·对实验大鼠心肌病理学的影响 | 第54-56页 |
总结 | 第56-57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2页 |
附件1:综述 | 第72-81页 |
1 CaN的概述 | 第73-74页 |
·CaN的分布及结构组成 | 第73页 |
·CaN的生物学作用 | 第73页 |
·CaN在心肌肥大中的作用 | 第73-74页 |
2 NFAT的概述 | 第74-75页 |
·NFAT的家族 | 第74-75页 |
·NFAT的生物学作用 | 第75页 |
3 CaN-NFAT3 信号转导通路在心力衰竭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 第75-77页 |
4 展望 | 第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件2:在读期间参与课题 | 第81-82页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著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