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5页 |
·文章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第16-24页 |
·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 | 第16-18页 |
·公共服务的内涵与特点 | 第16-17页 |
·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与特点 | 第17-18页 |
·“城乡”界定 | 第18-19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弥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场失灵”的重要制度安排 | 第19-20页 |
·缩小发展差距和缓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 | 第20页 |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 | 第20页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 | 第20-21页 |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 | 第21-22页 |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特性 | 第22-24页 |
3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失衡的表现与主要问题 | 第24-33页 |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失衡的表现 | 第24-31页 |
·城乡基础教育的失衡 | 第24-26页 |
·城乡基础医疗卫生的失衡 | 第26-28页 |
·城乡社会保障的失衡 | 第28-30页 |
·城乡基础设施的失衡 | 第30-31页 |
·主要问题 | 第31-33页 |
·政府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不足 | 第31页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资金供给的政府层次过低 | 第31-33页 |
4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33-41页 |
·财政因素 | 第33-38页 |
·政府公共财政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不均 | 第33页 |
·政府间事权划分不尽合理,基层政府财力不足 | 第33-36页 |
·转移支付的均等化作用有限 | 第36-38页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因素 | 第38-39页 |
·对地方政绩的考核机制不合理 | 第38页 |
·农民需求表达机制的缺失 | 第38-39页 |
·其他制度因素 | 第39-41页 |
·城乡二元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第39-40页 |
·隐含福利差异的户籍制度 | 第40-41页 |
5 财政政策建议 | 第41-47页 |
·加大对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 | 第41页 |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提高农村基层的财政能力 | 第41-44页 |
·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 | 第41-42页 |
·确保各级政府的财力与事权相统一 | 第42-44页 |
·切实提高农村基层的财政能力 | 第44页 |
·提升转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能力 | 第44-47页 |
·优化转移支付的结构,提高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比例 | 第44-45页 |
·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 | 第45页 |
·逐步降低税收返还在转移支付中的比重 | 第45-47页 |
6 矫治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失衡的相关配套政策建议 | 第47-50页 |
·深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改革 | 第47-48页 |
·构建科学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考评机制 | 第47页 |
·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 | 第47-48页 |
·改变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 | 第48-50页 |
·建立起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第48-49页 |
·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确立城乡居民的平等身份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