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11-20页 |
第一节 跨界环境损害的定义和特征 | 第11-18页 |
一、跨界环境损害的定义 | 第11-13页 |
二、跨界环境损害的特征 | 第13-15页 |
三、跨界环境损害的赔偿范围 | 第15-18页 |
第二节 跨界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 | 第18-20页 |
一、传统国家责任 | 第18页 |
二、国家责任在跨界环境损害中的新发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法律基础及其实践 | 第20-26页 |
第一节 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法律基础 | 第20-24页 |
一、国际环境法义务本位 | 第20页 |
二、尊重国家主权和不损害外国环境的义务 | 第20-22页 |
三、损害预防义务 | 第22-24页 |
第二节 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条约和司法实践 | 第24-26页 |
一、有关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条约规定 | 第24-25页 |
二、有关跨界环境损害的司法实践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困境和出路 | 第26-41页 |
第一节 跨界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应用局限性 | 第26-30页 |
一、理论上的障碍 | 第26-28页 |
二、实践操作的障碍 | 第28-30页 |
第二节 跨界环境损害责任承担的出路——并行发展非国家责任 | 第30-38页 |
一、跨界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条约及其实践 | 第30-32页 |
二、国家责任和非国家责任体制的选择 | 第32-38页 |
三、小结 | 第38页 |
第三节 针对我国应对跨界环境损害的建议 | 第38-41页 |
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原则” | 第38页 |
二、完善国内环境立法 | 第38-39页 |
三、切实履行“预防义务”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生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