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11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11-12页 |
| ·访谈法 | 第12页 |
| ·数理统计法 | 第12页 |
| ·逻辑分析法 | 第12页 |
| 3 分析与讨论 | 第12-27页 |
| ·高校体育资源 | 第12-17页 |
| ·高校体育资源的特点及内涵 | 第12-13页 |
| ·高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的内容选择 | 第13-14页 |
| ·高校体育资源供给与社区需求 | 第14-15页 |
| ·高校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指导思想 | 第15-17页 |
| ·社区体育 | 第17-19页 |
| ·社区体育的研究 | 第17页 |
| ·社区体育的独特功效 | 第17-18页 |
| ·社区体育的普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 ·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 | 第19-24页 |
| ·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概念 | 第19-20页 |
| ·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特性 | 第20-21页 |
| ·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必然性 | 第21-23页 |
| ·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内涵与意义 | 第23-24页 |
| ·国内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概况 | 第24-26页 |
| ·国内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背景 | 第24-25页 |
| ·武汉地区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经验参考 | 第25页 |
|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经验参考 | 第25-26页 |
| ·国外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概况 | 第26-27页 |
| ·国外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背景 | 第26页 |
| ·国外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现状 | 第26-27页 |
| 4 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的共享现状 | 第27-34页 |
| ·陕西省高校及周边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7-32页 |
| ·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状况的访谈记实 | 第32-33页 |
| ·制约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 ·高校与社区对资源共享认识的不足,思想片面,固步自封 | 第33页 |
| ·高校体育资源浪费,社区体育资源不足,二者缺乏沟通和协作 | 第33页 |
| ·社区体育场所失衡现象严重 | 第33-34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4-38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的建议 | 第35-38页 |
| ·充分利用和强化社会综合要素对高校体育场馆的投入 | 第35页 |
| ·加强高校与社区之间管理层的交流与合作 | 第35页 |
| ·将陕西省学校体育场馆向市民开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 第35-36页 |
| ·做好三方面的工作:政府财政支持、公安局安全保障、建立相应的社区居民健身制度 | 第36页 |
| ·强化社会保险的介入力度 | 第36页 |
| ·无偿开放与有偿开放相互结合,加强有偿开放收入的合理使用 | 第36页 |
| ·加强对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 第36-37页 |
|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高校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模式 | 第37页 |
| ·提高高校体育设施利用率 | 第37-38页 |
| 注释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后记 | 第41-42页 |
| 附件 | 第42-44页 |
|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