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3页 |
·前言 | 第14页 |
·软枣猕猴桃研究利用现状 | 第14-16页 |
·软枣猕猴桃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4页 |
·软枣猕猴桃中的维生素C | 第14-15页 |
·软枣猕猴桃中的糖类 | 第15页 |
·软枣猕猴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 第15页 |
·其他功能保健成分 | 第15页 |
·其他营养功能 | 第15-16页 |
·软枣猕猴桃的综合开发 | 第16页 |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概述 | 第16-31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与分类 | 第16-17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第17-18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 第18-20页 |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现状 | 第20-23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 | 第23-29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29-31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目的、意义 | 第31-32页 |
·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软枣猕猴桃总黄酮检测方法研究 | 第33-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原料 | 第33页 |
·试剂 | 第33页 |
·仪器设备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34-36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6页 |
·不同检测方法比较 | 第36-38页 |
·ZrOCl_2比色法的方法评价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超声波辅助提取软枣猕猴桃总黄酮研究 | 第40-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原料 | 第40页 |
·试剂 | 第40页 |
·仪器设备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41-44页 |
·提取条件优化方案 | 第44-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软枣猕猴桃总黄酮的大孔树脂分离与纯化研究 | 第49-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51页 |
·原料 | 第49页 |
·试剂 | 第49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9-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8页 |
·大孔树脂的筛选 | 第51-52页 |
·大孔树脂对黄酮的动态吸附结果 | 第52-57页 |
·大孔吸附树脂HPD-600纯化软枣猕猴桃总黄酮回收率与纯度计算 | 第57页 |
·大孔树脂纯化产物的HPLC检验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聚酰胺分离软枣猕猴桃黄酮及软枣猕猴桃黄酮单体制备 | 第59-7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1页 |
·原料 | 第59页 |
·试剂 | 第59页 |
·设备 | 第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9-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9页 |
·聚酰胺层析梯度洗脱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聚酰胺洗脱曲线及拖尾处理 | 第65-66页 |
·半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单体分离 | 第66-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软枣猕猴桃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70-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0页 |
·原料 | 第70页 |
·试剂 | 第70页 |
·设备 | 第70页 |
·试验方法 | 第7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0-76页 |
·化合物Ⅰ的结构鉴定 | 第70-71页 |
·化合物Ⅲ的结构鉴定 | 第71-73页 |
·化合物Ⅴ的结构鉴定 | 第73-74页 |
·关于化合物Ⅱ与化合物Ⅳ | 第74-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展望 | 第78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