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变位模式下刚性挡土墙的地震土压力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20页 |
| ·地震土压力试验研究现状和现场地震调查 | 第11-13页 |
| ·地震土压力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地震土压力数值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刚性挡土墙地震反应机理和破坏形式 | 第22-26页 |
| ·概述 | 第22页 |
| ·刚性挡土墙地震反应机理 | 第22-23页 |
| ·刚性挡土墙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式 | 第23-24页 |
| ·抗震规范中关于计算刚性挡土墙地震土压力的演变 | 第24-26页 |
|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 | 第24页 |
| ·国外抗震设计规范 | 第24-26页 |
| 第3章 刚性挡土墙的地震土压力计算方法 | 第26-45页 |
| ·概述 | 第26页 |
| ·土的动力本构模型和土中的地震应力 | 第26-30页 |
| ·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的基本特性 | 第26-27页 |
| ·土的动力本构模型 | 第27-28页 |
| ·土中的地震应力 | 第28-30页 |
| ·刚性挡土墙地震土压力分析方法 | 第30-45页 |
| ·极限平衡理论解 | 第30-33页 |
| ·滑楔-烈度法 | 第33-36页 |
| ·按谐振定律的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 ·罗米谢计算法 | 第37-38页 |
| ·极限位移理论 | 第38-40页 |
| ·集总参数法 | 第40页 |
| ·静弹性解 | 第40-41页 |
| ·弹性波理论解 | 第41页 |
| ·弹塑性解 | 第41页 |
| ·纳彼特瓦里泽计算法 | 第41-42页 |
| ·按朗肯土压力理论的计算方法 | 第42页 |
| ·国内外抗震规范方法 | 第42-43页 |
| ·水平层分析法 | 第43-45页 |
| 第4章 不同变位模式下刚性挡土墙的地震土压力 | 第45-58页 |
| ·概述 | 第45-46页 |
| ·不同变位模式下刚性挡土墙的地震主动土压力 | 第46-51页 |
| ·T模式下的地震主动土压力 | 第46-48页 |
| ·RB模式下的地震主动土压力 | 第48-50页 |
| ·RT模式下的地震主动土压力 | 第50-51页 |
| ·不同变位模式下刚性挡土墙的地震被动土压力 | 第51-58页 |
| ·T模式下的地震被动土压力 | 第51-53页 |
| ·RB模式下的地震被动土压力 | 第53-55页 |
| ·RT模式下的地震被动土压力 | 第55-58页 |
| 第5章 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分析 | 第58-62页 |
| ·地震主动土压力合力 | 第58页 |
| ·地震主动土压力分布 | 第58-60页 |
| ·地震主动土压力作用点 | 第60-61页 |
| ·工程设计中各种破坏模式的比较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与建议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