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0 前言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3-3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32页 |
·海水环境因素对金属腐蚀的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四种金属的腐蚀机理 | 第17-19页 |
·四种金属在海水中的腐蚀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316L不锈钢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金属腐蚀检测方法 | 第27-32页 |
·学术构想与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5页 |
·学术构想与思路 | 第32-3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5-40页 |
·实验材料及制备 | 第35-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试验介质 | 第35-36页 |
·测试及分析方法 | 第36-40页 |
·试验测试方法与仪器 | 第36-38页 |
·金属腐蚀实验方案 | 第38-40页 |
3 电导率对金属在海水中腐蚀规律的研究 | 第40-57页 |
·四种金属在不同电导率海水中失重规律 | 第40-43页 |
·B30 铜镍合金失重实验 | 第40-41页 |
·HAl77-2 黄铜失重实验 | 第41-43页 |
·海水电导率对四种金属动电位极化曲线的影响 | 第43-50页 |
·TA1 钛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43-44页 |
·316L不锈钢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44-47页 |
·B30 铜镍合金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47-48页 |
·HAl77-2 黄铜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48-50页 |
·海水电导率对四种金属电化学阻抗谱特征影响研究 | 第50-56页 |
·TA1 钛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50-51页 |
·316L不锈钢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51-53页 |
·B30 铜镍合金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53-55页 |
·HAl77-2 黄铜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pH值对金属在海水中腐蚀规律研究 | 第57-67页 |
·B30 铜镍合金与HAl77-2 黄铜在不同pH值海水中的失重分析 | 第57-59页 |
·B30 铜镍合金失重实验 | 第57-58页 |
·HAl77-2 黄铜失重实验 | 第58-59页 |
·pH值对四种金属在海水中动电位极化曲线的影响 | 第59-64页 |
·TA1 钛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59-60页 |
·316L不锈钢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60-62页 |
·B30 铜镍合金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62-63页 |
·HAl77-2 黄铜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63-64页 |
·pH值对四种金属电化学阻抗谱特征影响研究 | 第64-66页 |
·TA1 钛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64-65页 |
·316L不锈钢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动态海水对金属腐蚀规律研究 | 第67-73页 |
·B30 铜镍合金和HAl77-2 黄铜在动态海水中失重规律 | 第67-68页 |
·B30 铜镍合金失重实验 | 第67-68页 |
·HAl77-2 黄铜失重实验 | 第68页 |
·动态海水对四种金属动电位极化曲线影响规律研究 | 第68-72页 |
·TA1 钛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68-69页 |
·316L不锈钢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69-70页 |
·B30 铜镍合金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70-71页 |
·HAl77-2 黄铜电位极化曲线测试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316L不锈钢化学钝化及其耐蚀性研究 | 第73-76页 |
·H2O2浓度对 316L不锈钢钝化效果的影响 | 第73-74页 |
·H2O2钝化时间对 316L不锈钢钝化效果的影响 | 第74-75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主要结论 | 第76-7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77页 |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个人简历 | 第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