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8-15页 |
·世界有机农业发展 | 第8-11页 |
·世界有机产品贸易的发展 | 第11-15页 |
2 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 | 第15-18页 |
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第18页 |
4 研究内容和可行性 | 第18-19页 |
5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6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20-21页 |
第2章 中国及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有机产品进口管理体系 | 第21-40页 |
1 中国有机产品进口管理体系 | 第21-23页 |
2 美国有机产品进口管理体系 | 第23-26页 |
3 欧盟有机产品进口管理体系 | 第26-30页 |
4 日本有机产品进口管理体系 | 第30-32页 |
5 其他国家有机产品进口管理体系 | 第32-39页 |
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中外有机产品进口管理体系现状的综合比较 | 第40-56页 |
1. 美国、欧盟、日本、中国有机产品进口管理体系中的共同点 | 第40-43页 |
·有机产品遵循共同的原则 | 第40-41页 |
·有机产品进口管理体系的目标和构成相似 | 第41-42页 |
·共同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机制 | 第42-43页 |
2. 美国、欧盟、日本、中国有机产品进口管理体系中的差异 | 第43-54页 |
·具体控制标准的要求不同 | 第43-51页 |
·有机法规范围 | 第44页 |
·有机标识与有机成分计算规定 | 第44-45页 |
·有机生产计划要求 | 第45页 |
·对有机转换期的不同要求 | 第45-46页 |
·种苗和繁殖材料规定 | 第46页 |
·改善土壤肥力的方法 | 第46-48页 |
·有机生产投入物规定 | 第48页 |
·投入物评估准则及程序 | 第48-49页 |
·有机生产资料的使用规定 | 第49-50页 |
·有机野生作物采集规范 | 第50页 |
·储藏和运输中的包装规定 | 第50-51页 |
·准入机制的具体运行方式不同 | 第51-54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启示、问题、对策和建议 | 第56-70页 |
1. 对我国有机产品进出口发展的启示 | 第56-62页 |
·进口法规要与时俱进 | 第56-57页 |
·进口有机产品管理体系需要强效措施保证实施 | 第57-60页 |
·以保证进口需求为目的的进口机制 | 第60页 |
·实行有机农业支持政策促进出口 | 第60-61页 |
·有机农业研究推动有机产品出口能力建设 | 第61-62页 |
2. 我国有机产品进出口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第62-64页 |
·如何在标准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兼顾生产效益和标准符合程度 | 第62页 |
·如何使向多个需要认证的有机市场销售的操作者的出口能力得到增强 | 第62页 |
·如何向主要出口市场寻求出口的便利政策和途径 | 第62-63页 |
·如何应对我国与美国、欧盟、日本有机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障碍 | 第63页 |
·我国有机产品进口如何实现优质低价和提高便利性 | 第63页 |
·如何保证我国本土有机产品与进口有机产品共同发展 | 第63-64页 |
·如何以进出口为契机促进我国有机产品生产和有机产品国内市场发展 | 第64页 |
3 对我国有机产品进出口发展的建议 | 第64-69页 |
·增强有机产品出口能力 | 第64-65页 |
·推进我国与主要国外有机市场间的等同、互认 | 第65页 |
·增强我国有机产品进口能力 | 第65-66页 |
·建立全面系统的有机产品进出口监管体系 | 第66-67页 |
·增强有机产品进出口监管的时效性、统筹性 | 第67页 |
·创造国内有机产品品牌,增强我国有机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 | 第67-68页 |
·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和与政府、社会沟通中的作用 | 第68页 |
·发挥市场优胜劣汰机制,提高我国有机产品的整体质量 | 第68-69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全文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70-75页 |
1 全文结论 | 第70-73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73页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73页 |
4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