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发展与现状 | 第9-10页 |
|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优势 | 第10-11页 |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光纤光栅的基本理论 | 第12-22页 |
| ·光纤光栅的分类 | 第12-13页 |
| ·按光纤光栅的周期分类 | 第12页 |
| ·按光纤光栅的波导结构分类 | 第12-13页 |
| ·光纤光栅的模式理论 | 第13-18页 |
| ·耦合模理论 | 第13-16页 |
| ·传输矩阵法 | 第16-17页 |
| ·Fourier 变换法 | 第17-18页 |
| ·光纤Bragg 光栅的数值分析 | 第18-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光纤Bragg 光栅的传感原理 | 第22-34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应变传感模型 | 第22-29页 |
| ·轴向均匀应变传感特性 | 第23-26页 |
| ·轴向非均匀应变传感特性 | 第26-28页 |
| ·横向应力传感特性 | 第28-29页 |
| ·温度传感模型 | 第29-31页 |
|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指标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光纤光栅传感器交叉敏感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 第34-46页 |
| ·交叉敏感产生机理 | 第34-35页 |
| ·交叉敏感问题解决方案 | 第35-37页 |
| ·不同包层直径光栅组合法 | 第35页 |
| ·双波长光纤光栅法 | 第35-36页 |
| ·保偏光纤光栅法 | 第36页 |
| ·Bragg 光栅与长周期光栅组合法 | 第36-37页 |
| ·交叉敏感问题解决方案优化设计 | 第37-44页 |
| ·基本原理 | 第37-38页 |
| ·等强度悬臂梁力学特性分析 | 第38-40页 |
| ·光纤光栅应力响应特性实验 | 第40-41页 |
| ·光纤光栅温度响应特性实验 | 第41-42页 |
| ·温度、应力双参量测量分析 | 第42-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精度的提高 | 第46-56页 |
| ·噪声分析及处理方法 | 第46-50页 |
| ·光路噪声分析 | 第46-47页 |
| ·噪声解决方案 | 第47-48页 |
| ·实验及仿真 | 第48-50页 |
| ·拟合处理 | 第50-54页 |
| ·拟合原理 | 第50-51页 |
| ·实验及仿真 | 第51-54页 |
| ·综合处理 | 第54-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总结 | 第56-57页 |
| ·展望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