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引言 | 第6-8页 |
2 许鞍华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 第8-15页 |
·许鞍华与香港 | 第8-11页 |
·许鞍华与香港电影 | 第11-15页 |
·香港电影史的延展 | 第11-12页 |
·许鞍华在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探索 | 第12-15页 |
3 许鞍华电影对多元化题材与主题的探索 | 第15-21页 |
·许鞍华电影的写实主义风格特征 | 第15-21页 |
·以现实社会存在为基础 | 第15-18页 |
·历史背景与人物命运交织 | 第18-21页 |
4 许鞍华电影剧作之源——精品小说改编 | 第21-24页 |
5 女性视角下的人物形象塑造 | 第24-31页 |
·许鞍华电影中的女性角色 | 第25-28页 |
·许鞍华电影中的男性角色 | 第28-31页 |
6 许鞍华导演艺术风格解析 | 第31-52页 |
·许鞍华电影剧作中的“悲剧”意识 | 第31-34页 |
·许鞍华电影叙事机制的设置 | 第34-39页 |
·许鞍华电影视听语言构成解析 | 第39-52页 |
·许鞍华电影的景物造型空间架构 | 第39-44页 |
·许鞍华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具像化运用 | 第44-48页 |
·许鞍华电影对纪实化摄影风格的追求 | 第48-50页 |
·许鞍华电影声画结合处理的主要特征 | 第50-52页 |
7 文艺片的生存状态与发展前景——以许鞍华电影《桃姐》为例 | 第52-55页 |
8 结论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A.许鞍华导演主要影像作品及奖项 | 第60-62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