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巨灾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1 农业巨灾保险概述 | 第15-18页 |
·农业巨灾风险的界定 | 第15-16页 |
·农业巨灾风险的界定 | 第15页 |
·农业巨灾保险的功能 | 第15-16页 |
·农业巨灾风险的基本规律 | 第16-18页 |
·违背大数法则 | 第16页 |
·具有“准公共品”的特性 | 第16页 |
·系统性风险无法消除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 第16-18页 |
2 农业巨灾保险的国际经验 | 第18-24页 |
·私营、部分补贴模式—以美国农业巨灾保险制度为例 | 第18-19页 |
·农业巨灾风险的基本内容 | 第18页 |
·农业巨灾保险的风险管理办法 | 第18-19页 |
·政府补贴 | 第18-19页 |
·再保险手段 | 第19页 |
·贷款手段 | 第19页 |
·巨灾风险证券化 | 第19页 |
·公共、部分补贴、自愿模式—加拿大农业巨灾保险制 | 第19-21页 |
·农业巨灾风险的基本内容 | 第19-20页 |
·农业巨灾保险的风险管理办法 | 第20-21页 |
·公共、部分补贴、强制模式—日本农业巨灾保险制度 | 第21-22页 |
·农业巨灾风险的基本内容 | 第21页 |
·农业巨灾保险的风险管理办法 | 第21-22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22-24页 |
3 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困境 | 第24-29页 |
·经营主体缺失 | 第24-27页 |
·自然灾害频发增加经营的不确定性 | 第24-25页 |
·高赔付率导致保险公司破产风险增加 | 第25-26页 |
·商业保险公司开发产品规避巨灾风险 | 第26-27页 |
·农民对巨灾保险的投保意愿不强 | 第27-29页 |
·巨灾风险意识不强 | 第27页 |
·“搭便车”思想存在 | 第27-28页 |
·保费过高 | 第28-29页 |
4 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3页 |
·市场环境上的可行性 | 第29-30页 |
·市场需求分析 | 第29页 |
·市场供给分析 | 第29-30页 |
·技术上的可行性 | 第30-32页 |
·政府政策制定上的可行性 | 第32-33页 |
5 我国发展农业巨灾保险的对策 | 第33-42页 |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农业巨灾保险制度 | 第33-34页 |
·建立巨灾风险分散制度 | 第34-39页 |
·增加风险单位 | 第34-35页 |
·组织多层次再保险 | 第35页 |
·建立巨灾风险基金 | 第35-36页 |
·基金的来源 | 第35页 |
·基金的使用 | 第35-36页 |
·基金的管理 | 第36页 |
·基金的保值、增值 | 第36页 |
·财政“兜底”、借款或担保 | 第36页 |
·税收支持 | 第36-37页 |
·相互保险与合作保险 | 第37-38页 |
·巨灾风险证券化 | 第38-39页 |
·发行巨灾彩票 | 第39页 |
·建立专门的农业巨灾保险公司 | 第39-40页 |
·政府给予补贴、提供再保险支持 | 第40-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