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4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 第2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 | 第24-36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4-30页 |
| ·地理位置 | 第24页 |
| ·气象水文 | 第24-28页 |
| ·地形地貌 | 第28-30页 |
| ·地质背景 | 第30-36页 |
| ·地层岩性 | 第31-32页 |
| ·地质构造 | 第32-34页 |
|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第34-36页 |
| 第3章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6-55页 |
| ·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 | 第36-38页 |
| ·孔隙含水层组 | 第36-37页 |
| ·裂隙孔隙含水层组 | 第37-38页 |
|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 第38-42页 |
| ·孔隙含水层 | 第38-42页 |
| ·白垩系红层孔隙-裂隙水 | 第42页 |
| ·地下水富水性及分布特征 | 第42-44页 |
| ·第四系孔隙水的富水性及分布 | 第42-43页 |
| ·白垩系红层裂隙孔隙水的富水性及分布 | 第43-44页 |
|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第44-49页 |
| ·地下水位动态 | 第49-53页 |
| ·第四系孔隙水的动态特征 | 第49-52页 |
| ·基岩裂隙孔隙水的动态特征 | 第52页 |
| ·降落漏斗 | 第52-53页 |
| ·地下水系统划分 | 第53-55页 |
| 第4章 德阳市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第55-87页 |
|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 | 第55-58页 |
| ·地下水脆弱性概念 | 第55-56页 |
| ·脆弱性影响因素 | 第56页 |
| ·脆弱性评价方法 | 第56-58页 |
| ·评价因子选取 | 第58-59页 |
| ·脆弱性单项因子评价 | 第59-78页 |
| ·地面坡度 | 第59-61页 |
| ·含水层岩性 | 第61-63页 |
| ·包气带特征 | 第63-66页 |
| ·含水层厚度 | 第66-68页 |
| ·含水层富水程度 | 第68-70页 |
| ·地下水埋深 | 第70-72页 |
| ·含水层给水度 | 第72-73页 |
| ·降水入渗系数 | 第73-75页 |
|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模数 | 第75-78页 |
| ·脆弱性综合评价 | 第78-87页 |
| ·综合评价方法 | 第78-80页 |
| ·脆弱性分级 | 第80-82页 |
| ·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 第82-87页 |
| 结论及存在问题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