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放射性元素论文--铀论文

广西摩天岭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典型矿床成矿作用对比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前言第13-24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3-16页
     ·选题依据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6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8页
     ·本地区研究进展第18-20页
   ·研究内容第20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1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技术路线第21页
   ·本论文所需解决问题第21-22页
   ·本文实际工作量第22-24页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24-51页
   ·大地构造位置第24页
   ·区域地层第24-28页
     ·四堡群地层第24-26页
     ·丹洲群地层第26-28页
   ·区域内岩浆岩第28-30页
   ·区域构造及围岩蚀变第30-32页
   ·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第32-42页
     ·主量元素特征第32-37页
     ·微量元素特征第37页
     ·稀土元素特征第37-39页
     ·花岗岩构造判别第39-42页
   ·花岗岩年代学研究第42-46页
     ·锆石的分析方法第42-45页
     ·分析结果第45-46页
   ·小结第46-51页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对比第51-69页
   ·矿床构造位置对比第51页
     ·三七六矿床构造位置第51页
     ·三七四矿床构造位置第51页
   ·矿床地层特征对比第51-52页
     ·三七六矿床出露地层第51-52页
     ·三七四矿床出露地层第52页
   ·矿区构造特征对比第52-57页
     ·三七六矿床构造特征第52-55页
     ·三七四矿床构造特征第55-57页
   ·矿床花岗岩特征对比第57-59页
     ·三七六矿床出露花岗岩第57-58页
     ·三七四矿床出露花岗岩第58-59页
   ·矿体特征第59-62页
     ·矿体空间分布第59-60页
     ·矿体形态第60-61页
     ·矿体规模第61-62页
     ·矿石品位第62页
   ·矿石特征第62-65页
     ·矿石类型第62-63页
     ·矿石矿物组合第63-64页
     ·矿石结构与构造第64-65页
   ·矿床近矿围岩蚀变第65页
   ·小结第65-69页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第69-85页
   ·常量元素特征对比第69-74页
     ·三七六矿床第69-70页
     ·三七四矿床第70-73页
     ·小结第73-74页
   ·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第74-77页
     ·三七六矿床第74页
     ·三七四矿床第74-75页
     ·小结第75-77页
   ·稀土元素特征对比第77-82页
     ·三七六矿床第77-79页
     ·三七四矿床第79页
     ·小结第79-82页
   ·同位素特征对比第82页
   ·矿床侵入体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第82-83页
   ·小结第83-85页
第5章 摩天岭铀成矿作用与模式第85-89页
   ·铀成矿作用第85-87页
   ·铀成矿模式第87-89页
结论第89-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面地震转换波叠前偏移方法
下一篇:德阳市城市规划区地下水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