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ndows CE的汽车性能测试系统研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引言 | 第11页 |
·国内外汽车性能测试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GPS 测量原理 | 第15-23页 |
·引言 | 第15页 |
·GPS 定位原理、坐标系统及其转换方法 | 第15-22页 |
·GPS 定位原理 | 第16-18页 |
·GPS 定位常用坐标系统 | 第18-19页 |
·各坐标之间的转换 | 第19-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测试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23-39页 |
·引言 | 第23页 |
·测试系统硬件选择 | 第23-25页 |
·GPS 测量系统 | 第25-29页 |
·简介 | 第25-26页 |
·GPS 差分定位技术 | 第26-27页 |
·试验用的 GPS 测试系统 | 第27-29页 |
·姿态航向参考系统 AHRS | 第29-31页 |
·惯性测量系统简介 | 第29页 |
·XW-AHARS 5100 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XW-AHARS 5100 的应用范围及特点 | 第30页 |
·XW-AHARS 5100 技术指标 | 第30-31页 |
·转向力角测试仪 | 第31-32页 |
·转向力角测试仪简介 | 第31页 |
·转向力角测试仪硬件组成 | 第31页 |
·AM-2012 特点和使用范围 | 第31-32页 |
·AM-2012 技术参数 | 第32页 |
·测试系统硬件平台 | 第32-36页 |
·测试系统硬件平台简介 | 第32页 |
·ARM 开发板 | 第32-33页 |
·OK6410 开发板简介 | 第33页 |
·OK6410 开发板硬件资源 | 第33-34页 |
·OK6410 开发板串口简介 | 第34-35页 |
·OK6410 开发板 ADC | 第35-36页 |
·OK6410 和 LCD 液晶屏或触摸屏接口 | 第36页 |
·触摸显示屏 | 第36-37页 |
·AT070TN837 寸触摸屏简介 | 第36-37页 |
·AT070TN837 寸触摸屏特点和技术指标 | 第37页 |
·硬件总连接图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 第39-65页 |
·引言 | 第39页 |
·Windows CE 系统 | 第39页 |
·Visual Studio 与 C 语言 | 第39-41页 |
·Visual Studio | 第39-40页 |
·C 语言 | 第40-41页 |
·测试系统软件流程设计 | 第41-42页 |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42-43页 |
·串口程序编程 | 第43-56页 |
·串口通讯设计 | 第44-46页 |
·GPS 数据接收及处理 | 第46-51页 |
·XW-AHRS 5100 数据接收及处理 | 第51-56页 |
·AD 数据采集程序编程 | 第56-59页 |
·ADC 流驱动开发 | 第56-57页 |
·AD 数据采集 | 第57-58页 |
·转向盘转力和转角数据采集和处理 | 第58-59页 |
·多传感器同步采集 | 第59-60页 |
·试验数据显示 | 第60-63页 |
·试验瞬时值实时显示 | 第60页 |
·试验曲线绘制 | 第60-63页 |
·试验数据保存 | 第63-64页 |
·Windows CE 文件操作 | 第63页 |
·试验数据保存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5 测试系统的实车试验 | 第65-90页 |
·引言 | 第65页 |
·试验仪器 | 第65-67页 |
·AM-2600 汽车道路试验系统 | 第65-66页 |
·测试系统相关仪器的连接 | 第66-67页 |
·汽车相关性能试验 | 第67-88页 |
·最低稳定车速试验 | 第68-70页 |
·最高车速试验 | 第70-71页 |
·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性能试验 | 第71-74页 |
·最高档和次高档加速性能试验 | 第74-75页 |
·滑行试验 | 第75-77页 |
·制动试验 | 第77-79页 |
·稳态回转试验 | 第79-82页 |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试验 | 第82-84页 |
·转向轻便性试验 | 第84-86页 |
·蛇形试验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总结 | 第90页 |
·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