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37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8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18-32页 |
·交通领域的 CPS 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微观交通流模型相关研究 | 第19-32页 |
·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2 交通信息物理系统(T-CPS)的提出 | 第37-49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CPS 概述 | 第38-41页 |
·CPS 的定义 | 第38-39页 |
·CPS 重要事件 | 第39-41页 |
·交通信息物理系统(T-CPS) | 第41-45页 |
·T-CPS 的基本架构 | 第41-43页 |
·T-CPS 层次功能 | 第43-44页 |
·T-CPS 特点 | 第44-45页 |
·T-CPS 的关键技术 | 第45-47页 |
·准确的交通现象认知技术 | 第45-46页 |
·海量信息资源的安全共享与管理技术 | 第46页 |
·信息传输时间和空间的分离技术 | 第46页 |
·交通信息系统和交通物理系统的深度融合技术 | 第46页 |
·交通系统的广域多维协同优化技术 | 第46-47页 |
·T-CPS 应用分析 | 第47-48页 |
·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面 | 第47页 |
·在车辆安全实时监控方面 | 第47页 |
·在交通节能减排方面 | 第47页 |
·在车路协同方面 | 第47-48页 |
·在无人自动驾驶车辆方面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3 T-CPS 微观认知的关键问题 | 第49-75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优化速度函数问题 | 第50-60页 |
·优化速度函数的类型 | 第50-51页 |
·优化速度函数的特点 | 第51-52页 |
·实际优化速度函数的影响 | 第52-56页 |
·“不现实”的优化速度函数影响 | 第56-60页 |
·稳定性问题 | 第60-68页 |
·局部稳定 | 第60-63页 |
·渐近稳定 | 第63-64页 |
·Lyapunov 稳定 | 第64-67页 |
·仿真实验 | 第67-68页 |
·非线性问题 | 第68-70页 |
·零动态问题 | 第70-74页 |
·零动态理论 | 第71-73页 |
·FVD 模型零动态方程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4 基于 T-CPS 微观认知模型的拥堵反馈控制研究 | 第75-85页 |
·引言 | 第75-76页 |
·模型选取 | 第76页 |
·反馈信号选取 | 第76-77页 |
·反馈控制律设计 | 第77-80页 |
·数值仿真 | 第80-83页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5 T-CPS 微观认知——MHVAD 模型研究 | 第85-99页 |
·引言 | 第85-86页 |
·MHVAD 模型的建立 | 第86页 |
·MHVAD 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第86-89页 |
·数值仿真 | 第89-97页 |
·启动过程 | 第89-92页 |
·停止过程 | 第92-95页 |
·演化过程 | 第95-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3页 |
·总结 | 第99-100页 |
·展望 | 第100-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7页 |
附录 | 第117-119页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和投稿的学术论文 | 第117-118页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8页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第118-119页 |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的学术活动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