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铁矿预还原—电炉法制备高钛渣技术的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钛资源状况 | 第10-12页 |
·富钛料制备方法 | 第12-15页 |
·氯化法 | 第12-13页 |
·还原锈蚀法 | 第13页 |
·还原—磨选法 | 第13页 |
·碳化法 | 第13-14页 |
·酸浸法 | 第14页 |
·电炉法 | 第14-15页 |
·电炉法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5-16页 |
·预还原电炉工艺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强化钛铁矿还原 | 第16-18页 |
·电炉冶炼 | 第18-19页 |
·选题的意义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原料性能及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原料性能 | 第21-23页 |
·钛铁矿精矿 | 第21-22页 |
·还原剂 | 第22页 |
·造球粘结剂 | 第22-23页 |
·添加剂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试验过程分析检测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钛铁矿预还原制度优化研究 | 第26-44页 |
·添加剂对钛铁矿还原的影响 | 第26-28页 |
·添加剂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添加剂对还原产物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27-28页 |
·预氧化对钛铁矿还原的影响 | 第28-30页 |
·预氧化温度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预氧化时间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预氧化处理钛铁矿的显微结构 | 第30页 |
·高压辊磨对钛铁矿还原的影响 | 第30-34页 |
·高压辊磨对钛铁矿比表面积的影响 | 第31-32页 |
·高压辊磨对钛铁矿微细颗粒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高压辊磨对还原产物金属化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高压辊磨对还原产物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34页 |
·预氧化和添加剂协同对钛铁矿还原的影响 | 第34-35页 |
·高压辊磨加添加剂协同对钛铁矿还原的影响 | 第35-36页 |
·高压辊磨和预氧化协同对钛铁矿还原的影响 | 第36-38页 |
·预氧化时间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预氧化温度对金属化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高压辊磨和添加剂及预氧化协同对钛铁矿还原的影响 | 第38-39页 |
·预还原制度的选择 | 第39-43页 |
·选择依据 | 第39-40页 |
·还原产物金属化率 | 第40-41页 |
·还原球团强度 | 第41-42页 |
·预还原制度的选择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钛铁矿预还原球团电炉冶炼研究 | 第44-56页 |
·电炉冶炼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电炉冶炼原则 | 第44页 |
·电炉冶炼过程钛铁还原行为 | 第44-45页 |
·电炉冶炼工艺制度优化研究 | 第45-50页 |
·冶炼温度、冶炼时间对冶炼产品的影响 | 第46-47页 |
·配碳量 | 第47-48页 |
·还原产品金属化率 | 第48-50页 |
·钛渣熔化性能 | 第50-53页 |
·钛渣物相 | 第51-53页 |
·熔化温度 | 第53页 |
·影响钛渣熔化性因素分析 | 第53-55页 |
·冶炼制度 | 第53-54页 |
·渣中FeO含量 | 第54页 |
·渣的物相组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产品性能及用途 | 第56-58页 |
·钛渣 | 第56页 |
·生铁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