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动态拨备准备金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选题背景第11-12页
     ·国际化环境下银行业经营风险加大第11页
     ·金融危机频发加快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修订准则的步伐第11-12页
     ·各国监管部门酝酿调整现有拨备政策第1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加强拨备准备金研究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客观需要第13页
     ·加强拨备准备金研究是金融财务监管国际趋同的必然要求第13页
   ·国内外对商业银行拨备准备金的研究综述第13-16页
     ·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的研究第14-15页
     ·对商业银行拨备水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5页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加快修订准则第15-16页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点第17-19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7页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第17-19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19-29页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理论第19页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第19-27页
     ·相关概念第19-23页
     ·商业银行风险及管理的一般理论第23-25页
     ·商业银行拨备提取与风险管理第25-27页
   ·西班牙动态拨备模型理论第27页
   ·危机之后权威机构的观点第27-29页
     ·G20构建金融监管体系的观点第27-28页
     ·银行监管机构前瞻性计提拨备的观点第28页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预期损失模型的观点第28-29页
3 我国拨备制度的发展过程第29-37页
   ·财务制度阶段(1988—2001)第29页
   ·财务制度与监管制度协同阶段(2001—2005)第29-33页
     ·贷款五级分类第29-30页
     ·固定比例计提呆账准备第30-31页
     ·准备金单独核算的会计制度第31页
     ·最低资本金的风险管理第31-32页
     ·1%的税前扣除制度第32-33页
   ·财务制度与动态监管并行阶段(2006至今)第33-37页
     ·较完善的准备金制度第33-34页
     ·未来现金流折现法第34-35页
     ·全面风险管理第35-37页
4 我国商业银行拨备准备金与经济周期关系研究第37-49页
   ·实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拨备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第38-46页
     ·样本选取第38-39页
     ·基于40家商业银行2008年截面数据的分析第39-42页
     ·对14家商业银行的时序分析第42-46页
   ·结论第46-49页
5 动态拨备模式在我国银行业的建立及实施第49-59页
   ·我国商业银行建立动态拨备模式的必要性第49-52页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具有亲周期性的特征第49-50页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拨备制度存在许多不足第50-52页
     ·建立动态拨备模式有助于巴塞尔资本协议在中国的推广第52页
   ·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动态拨备模式第52-56页
     ·动态拨备的经济含义第52-54页
     ·我国商业银行动态拨备计提模型的设计第54-56页
   ·动态拨备模式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需要协调的问题第56-59页
     ·经济周期判断第56-57页
     ·历史数据的积累第57页
     ·会计制度准则的协调配合第57页
     ·资本监管方面的协调配合第57页
     ·税收法规方面的协调配合第57-58页
     ·外部审计机构的协调配合第58-5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第65-73页
致谢第73-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价值链理论对太原商业地产分析研究
下一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以太原高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