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民事诉讼自认的概述第9-19页
 第一节 民事诉讼自认的概念第9-10页
 第二节 民事诉讼自认的效力第10-11页
  1、对当事人的效力第10-11页
  2、对法院的效力第11页
 第三节 民事诉讼自认的成立要件第11-16页
  1、主体要件第11-14页
  2、客体要件第14-15页
  3、主观要件第15-16页
 第四节 民事诉讼自认的理论根据第16-19页
  1、辩论主义原则第16页
  2、处分权原则第16-17页
  3、诚实信用原则第17-18页
  4、诉讼效率原则第18-19页
第二章 民事诉讼自认的分类第19-23页
 第一节 明示自认和默示自认第19-20页
 第二节 完全自认和限制自认第20-21页
 第三节 本人的自认和代理人的自认第21-22页
 第四节 对程序的自认、对事实的自认和对诉讼请求的自认第22页
 第五节 当时的自认和过后的自认第22-23页
第三章 我国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现状透视第23-28页
 第一节 我国民事诉讼自认的立法进程概述第23-24页
 第二节 我国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的缺陷第24-28页
  1、自认属性的定位过于狭窄第24-25页
  2、自认对象界定不明第25-26页
  3、立法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和完整性第26-27页
  4、规定的自认效力有失片面第27-28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自认制度的思考第28-33页
 第一节 诉讼模式的彻底转变第28-29页
 第二节 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第29-30页
 第三节 具体制度的设计第30-33页
  1、完善、统一、明确自认的相关立法第30页
  2、明确自认的效力及限制第30-31页
  3、对自认的程序进行系统的规定第31页
  4、对限制自认加以规定第31页
  5、对代理人自认详加规定第31页
  6、设定对恶意自认的制裁制度第31-32页
  7、建立强制答辩制度,完善庭前证据交换程序第32页
  8、完善默示自认的认定及追复制度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致谢第34-3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35-37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激励教育在初中生良好品德形成教育中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民事诉讼契约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