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植物中QTL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数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位点 | 第12-13页 |
·QTL与QTL簇 | 第13-15页 |
·植物开花及其相关性状的研究 | 第15-22页 |
·拟南芥开花途径的研究 | 第15-19页 |
·芸薹属作物开花及其相关性状的研究 | 第19-22页 |
·植物比较基因组的研究 | 第22-26页 |
·芸薹属A、B、C基因组的同源性研究 | 第22-23页 |
·芸薹属植物与拟南芥的比较基因组研究 | 第23-24页 |
·不同芸薹属物种间的比较基因组研究 | 第24-26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4 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材料 | 第27页 |
·田间试验 | 第27页 |
·表型数据调查 | 第27页 |
·DNA提取及DNA池的构建 | 第27-28页 |
·SRAP标记分析 | 第28页 |
·电泳检测 | 第28-29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_2法) | 第29-30页 |
·目的标记的克隆和测序 | 第30页 |
·SCAR引物设计与扩增 | 第30-31页 |
·白菜BAC和Tapidor BAC end序列分析 | 第31-32页 |
·遗传作图方法 | 第32页 |
·QTL分析 | 第32-33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33-54页 |
·SRAP标记分析 | 第33-39页 |
·SRAP标记筛选 | 第33-35页 |
·SRAP标记定位 | 第35页 |
·SRAP标记转化 | 第35-39页 |
·利用白菜BAC信息设计引物 | 第39-41页 |
·基于Tapidor BAC end信息设计特异引物 | 第41-44页 |
·基于TN DH群体的抽薹和开花QTL分析 | 第44-46页 |
·高世代回交群体单株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 第46-54页 |
·高世代回交群体的构建 | 第46-47页 |
·2007年BC_4F_2表型及基因型分析 | 第47-51页 |
·利用开花性状对BC_5F_2群体进行QTL簇的分离解析 | 第51-54页 |
6 讨论 | 第54-58页 |
·目标区间内加密标记方法的分析 | 第54-56页 |
·采用构建DNA池的方法进行SRAP标记的分析 | 第54页 |
·采用同源序列法开发新标记的分析 | 第54-56页 |
·目标QTL簇的研究分析 | 第56-58页 |
·BC_4F_2群体的结果分析 | 第56-57页 |
·QTL簇分析 | 第57-58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总结 | 第58页 |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