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大学生孤独人群的干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前言与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孤独感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孤独感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孤独与孤僻、孤独症、独处之间的区分 | 第12-13页 |
·孤独的类型 | 第13-14页 |
·不同心理学流派对孤独及其成因的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外有关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团体沙盘游戏技术的理论发展 | 第16-22页 |
·沙盘游戏技术的理论与发展 | 第16-18页 |
·团体治疗的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团体沙盘游戏的理论 | 第19-22页 |
2 团体沙盘游戏的干预研究 | 第22-26页 |
·研究目的及假设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研究设计 | 第22页 |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研究材料 | 第22-23页 |
·研究过程 | 第23-26页 |
·被试选择 | 第23页 |
·实验阶段 | 第23-24页 |
·实验后阶段 | 第24-26页 |
3 团体沙盘游戏评估与分析 | 第26-48页 |
·SCL-90 和 UCLA 孤独量表评估 | 第26页 |
·初始沙盘评估 | 第26-28页 |
·沙画制作过程及分析 | 第28-45页 |
·A 组第一幅 | 第28-30页 |
·A 组第二幅 | 第30-32页 |
·A 组第三幅 | 第32-34页 |
·A 组第四幅 | 第34-35页 |
·A 组第五幅 | 第35-37页 |
·B 组第一幅 | 第37-39页 |
·B 组第二幅 | 第39-41页 |
·B 组第三幅 | 第41-42页 |
·B 组第四幅 | 第42-43页 |
·B 组第五幅 | 第43-44页 |
·B 组第六幅 | 第44-45页 |
·沙画制作讨论 | 第45-48页 |
·主题的变化 | 第45-46页 |
·区域由分离逐渐整合 | 第46页 |
·人物、动物的交流 | 第46-48页 |
4 研究结果、讨论与结论 | 第48-54页 |
·UCLA 孤独量表前后测结果比较 | 第48-50页 |
·实验与控制组前测结果比较 | 第48页 |
·控制组前后测结果比较 | 第48页 |
·实验组的前后测结果比较 | 第48-49页 |
·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结果比较 | 第49页 |
·控制组的前后测差值与实验组前后测差值结果比较 | 第49-50页 |
·SCL-90 前后测结果比较 | 第50-52页 |
·实验组、控制组前测结果比较 | 第50页 |
·控制组前后测结果比较 | 第50页 |
·实验组的前后测结果比较 | 第50-51页 |
·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结果比较 | 第51页 |
·控制组前后测差值与实验组前后测差值结果比较 | 第51-52页 |
·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缓解大学生孤独感的探讨 | 第52-53页 |
·团体沙盘游戏技术对缓解大学生孤独感效果讨论 | 第52页 |
·沙盘游戏疗法有效缓解大学生孤独感的作用原理 | 第52-53页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5 创新与不足 | 第54-55页 |
·本研究的创新 | 第54页 |
·本研究的局限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