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生态学视角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11-14页
  (一)欧美发达国家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已有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四、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15页
第一章 生态学视野下的概念界定第15-19页
 一、生态学的基本观点第15-17页
  (一)整体和谐观第16-17页
  (二)动态平衡观第17页
  (三)相互依存观第17页
 二、生态学视野下的生命剖析第17-18页
 三、生态学视野下的生命教育课程释义第18-19页
第二章 当前大学生生命存在的问题及归因研究第19-29页
 一、当前大学生生命存在的问题第19-23页
  (一)生命敬畏感的不足第19页
  (二)精神超越性的困惑第19-20页
  (三)关系调谐力的两难第20-21页
  (四)主流价值观的分散第21-22页
  (五)外铄推动力的缺失第22页
  (六)各种生命权的漠视第22-23页
 二、生态学视角下当前大学生生命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第23-29页
  (一)生命教育课程的作用不被重视,导致恰当的生态定位缺失第23-25页
  (二)生命教育课程管理中缺少对话机制,导致共同体关系不和谐第25-27页
  (三)生命教育课程实施中带有封闭性,引起生态系统断裂第27-29页
第三章 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第29-37页
 一、引导性的课程理念第29-30页
  (一)以“人”为本第29-30页
  (二)“和谐”共处第30页
 二、明确性的课程目标第30-31页
  (一)认知完整的本我生命第30页
  (二)关爱神圣的他生命第30-31页
  (三)呵护多样的自然世界第31页
 三、多样性的课程形态第31-32页
 四、兼容性的课程内容第32-34页
  (一)展现生命主题系统的课程内容第32-33页
  (二)兼顾科学与人文性的课程内容第33页
  (三)关照现实与人生终极的课程内容第33-34页
 五、开放性的课程实施第34页
 六、有效性的课程评价第34-37页
  (一)评价目标多样化第34-35页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第35页
  (三)评价对象的本体化第35-37页
 七、全员性的课程保障第37页
第四章 生态学视角下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第37-47页
 一、明确生命课程角色,赋予恰当的生态位第37-38页
 二、配备良好课程师资,形成对话机制第38-40页
 三、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促进课程发展第40-42页
  (一)体验教学法第40-41页
  (二)生命叙事法第41-42页
 四、营造浓厚生命环境,推进课程实施第42-44页
 五、搭建良好支撑平台,增强教育实效第44-47页
结语第47-48页
注释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及参与研究的课题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肝细胞癌中TMS1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下一篇:地方高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