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论不作为犯的先行行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先行行为概述第12-22页
 第一节 先行行为的地位和定义第12-16页
  一、先行行为在刑法理论的地位第12-13页
  二、先行行为定义辨析第13-16页
 第二节 先行行为的历史发展第16-22页
  一、罗马法时期的不作为犯罪第17页
  二、德国先行行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第17-20页
  三、德国先行行为理论的研究对其他各国的影响第20-22页
第二章 先行行为保证人类型的法理依据第22-32页
 第一节 传统法理依据第23-26页
  一、以习惯法法理、因果律为法理依据时期第23-24页
  二、从实质违反性的法理依据到功能说的提出第24-25页
  三、支配思想与防止理论的新法理依据第25-26页
 第二节 先行行为保证人类型规范依据之我见第26-32页
  一、传统法理依据之评析第26-28页
  二、先行行为保证人类型的法理依据——从形式到实质的探索第28-32页
第三章 先行行为的认定标准第32-47页
 第一节 先行行为认定的初步标准第32-39页
  一、贝尔汶科提供的新视角:“法益”与“社会角色”第32-35页
  二、“开放——闭锁”关系的认定标准第35-39页
 第二节 先行行为对不作为犯侵害的法益缺乏罪过第39-43页
  一、行为的界定第39-41页
  二、先行行为的“闭锁”关系即先行行为的危险性第41-43页
 第三节 何为危险性第43-47页
  一、危险性存在的范围第43-44页
  二、危险性的判断标准第44-45页
  三、先行行为判断标准的总结第45-47页
第四章 先行行为的范围第47-55页
 第一节 先行行为是否限于违法行为第47-49页
  一、学说上的分歧第47-48页
  二、先行行为应限于违法行为第48-49页
 第二节 先行行为是否限于作为第49-52页
  一、反对者的立论依据第49-50页
  二、先行行为不应包含不作为第50-52页
 第三节 先行行为能否同时包含故意、过失行为第52-55页
  一、理论争议第52-53页
  二、先行行为包含故意与过失行为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1-62页
附件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法中的拟制
下一篇:民事权益的刑法保护--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入罪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