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3页 |
| ·项目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 ·论文内容及结构 | 第11-13页 |
| 2 相关技术与方案 | 第13-23页 |
| ·技术介绍 | 第13-15页 |
| ·P2P技术 | 第13-14页 |
| ·AXIS技术 | 第14页 |
| ·AJAX技术 | 第14页 |
| ·Memcache技术 | 第14-15页 |
| ·现有的P2P流量优化方案 | 第15-19页 |
| ·网络部署DPI设备进行P2P流量封堵 | 第16-17页 |
| ·用户客户端封堵 | 第17-18页 |
| ·P2P缓存方案 | 第18-19页 |
| ·P4P技术 | 第19页 |
| ·系统所用开源框架介绍 | 第19-22页 |
| ·前端MVC框架Struts | 第20页 |
| ·ORM框架Hibernate | 第20-21页 |
| ·IoC容器Spring | 第21-22页 |
| ·小结 | 第22-23页 |
| 3 OPT系统需求分析 | 第23-30页 |
| ·功能需求 | 第23-25页 |
| ·网络信息收集功能 | 第23-24页 |
| ·流量补偿功能 | 第24-25页 |
| ·MDS需求分析 | 第25-27页 |
| ·配置管理 | 第25-26页 |
| ·设备管理 | 第26页 |
| ·系统监控 | 第26页 |
| ·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 ·SAG需求分析 | 第27-28页 |
| ·地域管理 | 第27页 |
| ·IP地址录入 | 第27页 |
| ·策略代价的设置 | 第27-28页 |
| ·生成网络分组图 | 第28页 |
| ·CACHE需求分析 | 第28-29页 |
| ·内容管理 | 第28-29页 |
| ·应用配置 | 第29页 |
| ·访问限制 | 第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4 OPT系统设计 | 第30-45页 |
| ·系统设计原理 | 第31-33页 |
| ·系统应用环境 | 第32页 |
| ·系统辅助加速 | 第32-33页 |
| ·系统详细设计 | 第33-37页 |
| ·系统逻辑实体 | 第33-34页 |
| ·系统功能结构 | 第34-37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37-44页 |
| ·MDS库 | 第37-43页 |
| ·CACHE库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5 SAG设计与实现 | 第45-62页 |
| ·实体类说明 | 第45-49页 |
| ·详细设计 | 第49-51页 |
| ·SAG接口设计与实现 | 第51-55页 |
| ·数据库操作核心接口及实现类 | 第55-57页 |
| ·数据库操作接口 IDbCommon | 第56页 |
| ·数据库操作接口实现类DbCommon | 第56-57页 |
| ·实体对象DAO层 | 第57-58页 |
| ·区域信息Dao接口 IAreaInfoDao | 第57-58页 |
| ·区域信息IAreaInfoDao实现类AreaInfoDao | 第58页 |
| ·业务逻辑层类 | 第58-59页 |
| ·区域信息管理接口 IAreaInfoService | 第59页 |
| ·区域信息管理接口 IAreaInfoService实现类AreaInfoService | 第59页 |
| ·Struts视图控制操作类 | 第59-60页 |
| ·系统顺序图 | 第60-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6 OPT系统测试 | 第62-65页 |
| ·测试计划 | 第62页 |
| ·服务器部署 | 第62-63页 |
| ·测试结果 | 第63-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7 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 ·总结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 作者简历 | 第68-7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