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者 博也--微博对人的社会化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微博的前世今生 | 第18-24页 |
第一节 Twitter的诞生和发展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微博在中国的演变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国内知名微博网站及应用介绍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微博的前世今生 | 第24-32页 |
第一节 微博:一种全新的社会化媒体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微博与即时通信工具及博客的差异 | 第26-30页 |
第三节 微博的"微"和"博"博弈论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解码微博:微博的文本分析 | 第32-43页 |
第一节 文本内容比较 | 第32-37页 |
一、内容形式与感情色彩比较 | 第32-35页 |
二、名人与草根的文本比较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文本特征剖析 | 第37-40页 |
一、缩写与提炼的重要性 | 第37-38页 |
二、微文本更易表露真实情绪 | 第38-40页 |
第三节 信息世界的"通货膨胀" | 第40-41页 |
第四节 互联网从文本世界转向人本世界 | 第41-43页 |
第五章 人格在微博中二次发育 | 第43-57页 |
第一节 微博里的社会关系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微博社会里的人格养成 | 第44-46页 |
第三节 语言学角度分析微博使用者心理 | 第46-50页 |
一、使用者的表达欲和寻求满足心理 | 第46-48页 |
二、使用者的窥探欲和强迫症 | 第48-50页 |
第四节 微博中的碎片化语境 | 第50-57页 |
一、碎片化的时间导致碎片化的生活 | 第50-52页 |
二、碎片化的语言导致思维被碎片化 | 第52-55页 |
三、碎片化的社交关系导致人际关系的去中心化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