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恶意透支的多重法律性质分析 | 第12-21页 |
第一节 恶意透支的多重法律规定 | 第12-15页 |
一、银行行政规章中的透支行为分析 | 第12-14页 |
二、民法中的恶意透支行为分析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恶意透支行为的刑民界限划分 | 第15-21页 |
一、“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要件分析 | 第16-17页 |
二、“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要件分析 | 第17-21页 |
第二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解读 | 第21-38页 |
第一节 “持卡人”范围的正确划定 | 第21-26页 |
一、恶意透支的持卡人只能是合法持卡人 | 第21-24页 |
二、骗领信用卡持卡人的合法资格认定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对“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理解与认定 | 第26-29页 |
一、对“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理解 | 第26-27页 |
二、对“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 | 第27-29页 |
第三节 对“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的认定 | 第29-32页 |
一、对“超过规定限额”的认定 | 第30-31页 |
二、对“超过规定期限”的认定 | 第31-32页 |
第四节 “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适用与完善 | 第32-38页 |
一、“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适用标准 | 第33-34页 |
二、“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要件存在的缺陷与完善 | 第34-38页 |
第三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司法认定问题 | 第38-48页 |
第一节 恶意透支数额的认定 | 第38-43页 |
一、恶意透支的数额标准 | 第38-40页 |
二、恶意透支数额的认定范围 | 第40-42页 |
三、持卡人归还透支款项后的数额认定 | 第42-43页 |
第二节 保证人经催收还款后的认定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单位恶意透支的认定 | 第44-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