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观念——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始基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7页 |
导论 现象学及其与美学的相关性 | 第17-32页 |
第一章 现象学的观念 | 第32-76页 |
第一节 观念世界——现象学的发现 | 第33-48页 |
一、对象 | 第33-37页 |
二、一般对象与一般意识 | 第37页 |
三、自我极与对象极 | 第37-42页 |
四、现象、本质与观念 | 第42-48页 |
第二节 意识世界——现象学的基地 | 第48-68页 |
一、心理学与逻辑学的争论 | 第49-52页 |
二、原意识与后反思 | 第52-55页 |
三、意向性及其结构 | 第55-63页 |
四、意识是一条赫拉克利特之流 | 第63-67页 |
一点反思 | 第67-68页 |
第三节 生活世界——现象学的超越 | 第68-76页 |
一、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 | 第68-71页 |
二、生活世界中的内在层次 | 第71-75页 |
一点反思 | 第75-76页 |
第二章 现象学的方法 | 第76-87页 |
第一节 现象学的还原 | 第76-81页 |
第二节 本质直观与描述 | 第81-87页 |
一、直观与本质直观 | 第81-84页 |
二、现象学的描述 | 第84-87页 |
第三章 美与现象 | 第87-109页 |
第一节 现象本身是美吗? | 第88-90页 |
第二节 客体与对象 | 第90-92页 |
第三节 美是现象 | 第92-96页 |
第四节 美是直观现象 | 第96-98页 |
第五节 想像是不是一种美? | 第98-101页 |
第六节 美的设定性 | 第101-106页 |
第七节 作为反思的美 | 第106-109页 |
第四章 审美的意向性结构 | 第109-130页 |
第一节 平行对应的关系 | 第110-113页 |
第二节 审美行为与审美对象 | 第113-117页 |
第三节 审美对象的结构 | 第117-122页 |
第四节 图像、影像与形象 | 第122-125页 |
第五节 审美的观念世界 | 第125-130页 |
第五章 现象学直观与审美直观 | 第130-146页 |
第一节 感知与想象 | 第131-135页 |
第二节 审美的直观 | 第135-141页 |
第三节 审美直观是一种构造 | 第141-146页 |
第六章 图像意识与审美意识 | 第146-168页 |
第一节 图像意识的层次结构 | 第147-153页 |
一、图像意识的客体结构 | 第147-148页 |
二、图像意识的立义方式 | 第148-150页 |
三、图像意识的三种客体之间的关系 | 第150-153页 |
第二节 作为图像意识的审美意识 | 第153-160页 |
第三节 一个可能——关于影像意识 | 第160-164页 |
第四节 生活中的图像与影像 | 第164-166页 |
一点反思 | 第166-168页 |
第七章 审美场域与生活世界 | 第168-185页 |
第一节 艺术、美与生活 | 第168-174页 |
第二节 生活审美的感性特征 | 第174-180页 |
第三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于本真生活的背离 | 第180-185页 |
结语 | 第185-190页 |
参考文献 | 第190-196页 |
致谢 | 第196-19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97-19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