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23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水分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8-19页 |
·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 第19-20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1页 |
·自然条件 | 第20-21页 |
·植物种类 | 第21页 |
·研究物种介绍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3-30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实验材料及控制实验处理方法 | 第23-24页 |
·种子采集与处理 | 第23-24页 |
·实验用土配制方法 | 第24页 |
·实验控制方案 | 第24页 |
·测定指标及测量方法 | 第24-28页 |
·形态指标测定 | 第24-26页 |
·生理生态指标 | 第26-27页 |
·生物量测定 | 第27-28页 |
·数据分析 | 第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不同水分和光照处理下紫穗槐幼苗的形态生长特征 | 第30-44页 |
·整株形态生长特征 | 第30-35页 |
·生长状况 | 第30页 |
·末期形态 | 第30-32页 |
·相对生长速率 | 第32-35页 |
·叶片形态特征 | 第35-39页 |
·叶面积测量与拟合 | 第35-36页 |
·叶形态测量 | 第36-39页 |
·讨论 | 第39-44页 |
·整株形态适应性 | 第39-40页 |
·叶片形态适应性 | 第40-44页 |
第四章 不同水分和光照处理下紫穗槐幼苗的光合及水分利用特征 | 第44-61页 |
·光合特征 | 第44-46页 |
·荧光特征 | 第46-51页 |
·光合色素含量 | 第51-53页 |
·水分利用特征 | 第53-55页 |
·讨论 | 第55-61页 |
·光合适应性 | 第55-56页 |
·荧光适应性 | 第56-58页 |
·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 第58-60页 |
·水分保持和利用 | 第60-61页 |
第五章 不同水分和光照处理下紫穗槐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特征 | 第61-67页 |
·双因素方差分析 | 第61-62页 |
·生物量积累特征 | 第62-64页 |
·生物量分配特征 | 第64-65页 |
·讨论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7-71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建议 | 第69-71页 |
·对紫穗槐管理利用的建议 | 第69-70页 |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8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