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6页
 (一) 选题的提出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 研究方法与文章创新点第15-16页
一、我国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理论分析第16-24页
 (一) 危机等相关概念的涵义与民族地区危机基本特性第16-21页
  1. 危机等相关概念的涵义第16-18页
  2. 民族地区界定第18页
  3. 民族地区危机的主要类型第18-19页
  4. 民族地区危机的基本特性第19-21页
 (二) 政府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第21-24页
  1. 危机管理的涵义第21-22页
  2. 政府危机管理的涵义第22页
  3. 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的原则第22-24页
二、我国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的特殊性及重要意义第24-31页
 (一) 我国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的特殊性第24-28页
  1. 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政府危机管理责任重大第24-25页
  2. 协调各种利益,政府危机管理意义特殊第25-26页
  3. 宗教、民族文化对政府危机管理创新性要求高第26-27页
  4. 客观条件限制,全面构建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任务艰巨第27-28页
 (二) 我国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的重要意义第28-31页
  1. 关系到边疆政治经济局势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第28-29页
  2. 对促进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29页
  3. 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第29-30页
  4.民族地区整体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基础第30-31页
三、我国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1-36页
 (一) 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第31-32页
 (二)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2-36页
  1. 危机与危机管理意识严重缺乏第32-33页
  2. 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滞后第33页
  3. 缺乏协调的常设性的危机管理机构第33-34页
  4. 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第34页
  5. 对民族地区相关的理论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第34-36页
四、我国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40页
 (一) 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面临的巨大考验第36-37页
  1. 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任务艰巨第36页
  2. 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条件落后第36-37页
 (二) 构成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的制约因素第37-40页
  1. 地理气候环境与经济水平的制约第37-38页
  2. 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第38页
  3. 宗教、民族文化的制约第38页
  4. 社会整体应对危机能力较差第38-39页
  5. 专业管理人才稀缺第39-40页
五、国内外政府危机管理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启示第40-45页
 (一) 我国发达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的启示第40-41页
  1. 广州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第40页
  2. 上海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第40-41页
 (二) 国外政府危机管理的启示第41-45页
  1. 美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分析第41页
  2. 日本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分析及核泄漏危机的应急处置启示第41-45页
六、完善我国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的对策建议第45-53页
 (一) 转变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理念第45-46页
  1. 强化危机意识第45页
  2. 树立服务理念第45-46页
  3. 增强责任意识第46页
 (二) 建立综合的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机构第46-47页
  1. 危机管理职能的全面定位第46页
  2. 政府间与部门间的高效整合第46-47页
 (三) 完善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法制建设第47页
 (四) 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创新第47-51页
  1. 建立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第47-48页
  2. 危机信息管理机制建设第48-49页
  3. 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机制第49页
  4. 系统化的教育和训练机制第49-50页
  5. 建立与区域及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机制第50-51页
 (五) 建立充分的民族地区政府危机管理保障体系第51-53页
  1. 中央、民族地区政府提供充分的物质和财政资源等支持第51页
  2. 加强民族地区专业危机管理人才培养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政府组织参与民族地区环境治理研究
下一篇:我国多元治理主体问责制研究--基于治理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