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4.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1章 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历程 | 第16-25页 |
·全面学习苏联和教育大跃进阶段(1949——1966) | 第16-18页 |
·中学数学教育大倒退时期(1966——1976) | 第18-20页 |
·中学数学教育恢复、调整、发展时期(1977——1993) | 第20-22页 |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兴起(1993—今) | 第22-25页 |
第2章 中学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变迁 | 第25-31页 |
·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与探索 | 第25-26页 |
·经历迷途和困顿 | 第26-27页 |
·"三个面向"的提出与应试教育的盛行 | 第27-29页 |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全人"教育观念的形成 | 第29-31页 |
第3章 中学数学课程与教材改革 | 第31-51页 |
·全盘苏化与自主发展 | 第31-36页 |
·对解放前教材的精简与改编 | 第31-32页 |
·全面照搬苏联的课程和教材 | 第32-33页 |
·《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课本》的编制 | 第33-34页 |
·以"三大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改革 | 第34-36页 |
·全面否定和极端实用主义 | 第36页 |
·精简、增加与渗透 | 第36-40页 |
·恢复六年制后课程与教材的改革 | 第36-38页 |
·义务教育开始阶段课程与教材的改革 | 第38-40页 |
·面向新世纪的课程与教材 | 第40-51页 |
·素质教育推行时期的课程与教材改革 | 第40-42页 |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兴起 | 第42-51页 |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内容 | 第43-45页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内容 | 第45-47页 |
·中学新课改中的教材建设 | 第47-51页 |
第4章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 第51-58页 |
·"文革"前的曲折发展 | 第51-52页 |
·"三中全会"后兴起教学改革实验热潮 | 第52-55页 |
·研究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实验 | 第52-53页 |
·中学最优教学方式 | 第53-54页 |
·读读、议议、练练、讲讲 | 第54页 |
·数学自学辅导实验 | 第54-55页 |
·新的教育思想下的教学方法的变革 | 第55-58页 |
·"三环节"循环教学法 | 第56页 |
·"数学开放题"教学模式 | 第56-57页 |
·"支架式教学" | 第57-58页 |
结束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其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